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我为大乾立过功,我为陛下流过血 (第2/5页)
这种情况显然不正常。 “大档头好厉害的隐匿功夫。”镇西王世子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种随时消失没有任何存在感的能力如果运用的好,会是一个超级大杀器。 尤其是在军中,用在刺杀之术上。 或者用在刺探情报上。 比如今天。 如果赵铁柱一直不开口,镇西王世子严重怀疑自己会直接遗忘掉赵铁柱这个人。 也许若干年后,他会背后猛然出现一身冷汗,意识到这一点。 但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黄花菜都凉了。 面对镇西王世子的戒心,赵铁柱憨厚的咧嘴一笑:“世子不必担心,我们是朋友。” 看到赵铁柱那憨厚无比的笑容,镇西王世子心头微微发寒。 这可是监察司的大档头。 陆总管九个螟蛉义子中的老大。 即便是在全天下,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在陆总管面前,赵铁柱可能真的是个憨憨。 陆总管内心估计也真的觉得赵铁柱是个憨憨。 但是镇西王世子可不敢把赵铁柱当成一个憨憨。 这位在卫国战争期间,就曾经在西大陆军队当中来去自如了。 真要是像表面上这么憨厚,那早就死八百回了。 镇西王世子永远不会忘记,赵铁柱是陆总管培养的监察司下一任督主。 “大档头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我只是替我义父传个话。” 听到赵铁柱是为陆总管传话,镇西王世子神情一凛。 论权力,陆总管是不如百官之首的上官丞相和军方第一人的姬帅。 但是论敬畏程度,镇西王世子却更加敬畏陆总管。 毕竟,监察司的凶名,实在是太大了。 “义父说,镇西王卫国戍边,战功卓著,他身为监察司督主,对于构陷镇西王一事袖手旁观,无论如何都是失职。所以在这里向镇西王郑重的道歉,等义父处理完京城事宜,会亲赴西海岸,当面向镇西王道歉。” 听到陆总管这样说,镇西王世子眼神一闪。 他有些拿捏不准陆总管的意思。 其实陆总管的意思没他想的那么复杂。 想把镇西王搞下来,所以陆总管就干了。 但看了镇西王的战绩,陆总管自问自己的这种行为有些小人,于是便郑重的道歉。 意思就是表面意思。 只是世人容易多想。 “当然,义父也说了,如果重来一次,他大概率还是会这么干的。”赵铁柱道。 镇西王世子:“……” “为了表示我们监察司的诚意,王爷如果有什么想要对付的政敌,或者一直想处理但是不好动手的人,只要能够提供确切的证据证明他们犯了事,监察司都可代为处理。”赵铁柱道。 这是监察司道歉的诚意。 道歉当然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像是刚才何老六的道歉,镇西王世子理都不理。 何老六在他眼中就是一个死人。 在军中,叛徒本身就是死罪。 更何况何老六只不过是嘴上道歉罢了。 不过陆总管的道歉显然是有诚意的。 而且赵铁柱亲自出面,也给足了他面子。 镇西王世子感受到了监察司的诚意,他想了想,并没有将陆总管的橄榄枝拒之门外。 过去这些年,虽然镇西王与乾帝之间的关系确实相当不错,但是朝廷也确确实实往镇西王军队包括镇西王府中掺了不少沙子。 这其实和镇西王被不被乾帝信任没有关系,只是上位者很自然的防范手段。 就连监察司也是这样干的。 但是监察司安排的密探是不会影响镇西王主政一方的,他们会很好的潜伏下来,甚至比镇西王的那些手下更加优秀。 可乾帝安排的那些人就不一样了。 那些人不但不会低调的潜伏,而且还会故意找镇西王的麻烦。 这样才能够制衡,也才是上位者欣赏的平衡之术。 这种情况,也被很多无知之辈称之为帝王之道。 但是在军中战时,这种人的存在只会拿所有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而且不仅仅是乾帝有派人。 像镇西王这种巨头,各方势力都在他那儿有暗探。 很多暗探镇西王早就发现了,只不过这些人一时半刻他也不好处理。 有些更是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处理。 现如今监察司递来了橄榄枝。 镇西王世子也没有客气。 “的确有些地方需要监察司帮忙。”镇西王世子道。 赵铁柱笑了:“合作愉快,希望这是义父与镇西王合作的开始。” “我也这样希望。”镇西王世子认真道。 他的确对陆总管有所不满。 但是他是镇西王精心培养的世子,他知道监察司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也知道监察司如果用好了,能够给军队增加多少战斗力。 所以他发自内心的希望,陆总管和自己的父王能够精诚团结在一起,实现1 1大于2的效果。 “世子,我们要拿到切实的证据才会动手。”赵铁柱提醒道:“监察司这段时间本来就很忙,怕是没有时间替镇西王查案。” 镇西王世子笑了:“放心,我父王那儿不缺证据,只是缺一个动手的理由。” “那就没有问题了。” 监察司从来都是大乾最锋利的那把刀。 现在依旧是。 即便是未来,按照陆总管的设想,监察司变成大乾安全司,护卫的依旧是大乾的安全,同样也是最锋利的那把刀。 只不过那时安全司同样也会变成最坚固的那枚盾。 …… 镇西王一案不了了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外界。 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 而且镇西王世子进宗人府接受问询,也瞒不过有心人的注意。 但是镇西王世子活着从宗人府里走了出来。 死的反而是镇西王手下一个叫何老六的心腹。 对于镇西王世子到底是如何翻案的,宗人府讳莫如深,淮南王和四皇子也没有蠢到对外公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