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0章 政变 (第1/1页)
望兰陵正文卷第350章政变但是,李祖娥的善良,却买下了祸根。 当李昌仪把看到的消息,告诉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大怒:“我们母子,岂能受这个汉家女人摆布?” 太皇太后紧急召见了常山王和长广王。 二人来到北宫,老太后把李昌仪刺探到的消息,告诉他们两个儿子时,23岁的高湛,恨得声音低呀:“我兄弟二人,勤勤恳恳为陛下cao劳,竟换来杨愔这肥猪的猜忌。” 只长高湛两岁的高演,一句话也没有说,最后,他看了一眼他的母后和兄弟,淡淡道: “人之不义,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送上门的机会,如果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太皇太后最喜欢的儿子,就是高演了。 高演的话,让太皇太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送上门的机会,如果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这边母子三人,坐下来一谈,就是一个下午。 皇宫那边,送走李昌仪后的皇太后李祖娥,只给杨愔回复了一句话: “丞相cao劳,可安抚好二王。” 杨愔哪知道他的奏表,已经被太太皇太后和二王知道? 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尽快把高演和高湛调出京城,这样就切断了他们和朝廷重臣的联系。 把二王调出邺城去做刺史,就能空二王的太傅和太尉军权。 可是当杨愔离开尚书台,回头望了一眼尚书省,竟发现高演的人,在上尚书省外面徘徊。 杨愔心里忐忑,再次召集几个辅政大臣商议对策。 杨愔认为,如果直接把二王一下子贬为刺史,更容易引起怀疑,激起兵变。 最后杨愔决定,把最受朝臣敬重的高演,调离都城,高湛仍然留在邺城。 “以陛下的名义,把常山王,调往并州为刺史。” 几个顾命大臣会心,并州自先帝驾崩后,少年皇帝放心大胆的并州的军权,交给了德高望重左丞相咸阳王斛律金。 高演去并州,军权握在斛律金手里,高演不可能从斛律金手上要回兵权,高演就会成了一个正在被架空的王。 几个顾命大臣商议后,各自散去。 一个人趁着着黑夜,敲开了常山王府的侧门。 常山王府的人一看,正是领军大将军高归彦。 高演一直未睡,坐在书房静静的等着高归彦。 权衡利弊,又带着对杨愔独断专行的不满,高归彦选择站在二王这一边。 如果杨愔知道,高归彦站在了对立面,估计也不敢调离高演。 因为高归彦作为领军府的领军大将军,掌管着保护皇帝的禁卫军。 一个帝王如果没有禁卫军保护,危险便会随时出现。 高归彦的背叛,明面上是对杨愔的不满。 实则高归彦左右考虑,认为少年皇帝的年幼,手里又没有能直接掌握的兵权。 他的母后李祖娥的娘家,虽然有两个兄弟为郡守,但没有作为的两个舅舅,怎能和浸yin朝廷多年的太皇太后娄昭君相比? 一场密谋,张开口袋等车杨金等人钻进去。 第二日,侍中宋道钦出面面奏高愔,认为应该把二王调出朝廷,以隔离二王,和朝廷重臣的密切接触,阻止二王在朝廷对军政发号施令。 高殷此时,还不知道危险的临近,他亲和的一笑: “爱卿可与杨尚书商议此事。” 商议的结果是,高湛按原计划,被任命为并州刺史。 高演仍然以太傅之职,留在朝中。 可能他们认为,派高湛去并州,更容易被架空。 高湛的调令下发后,杨愔暗自观察了一阵,没有发现二王的动静,以为高湛的怨气,被仍然留在朝中的高演压了下去。 高湛按例,在尚书省的宴会厅,宴请朝臣。随为辞别宴,也为拜职宴。 高愔等辅政大臣,当然也在被邀请之列。 郑子默提醒高愔,长广王被调离,会不会心有不甘,建议高愔不要去赴宴。 “我等忠心体国,长广王的拜职宴,岂有不去的道理?” 杨愔姗姗而来,高湛的家臣,开府行参军和士开,笑容满面的出来迎接。 宴会开始前,高湛一袭紫衣,风度翩翩,面色从容的走进了宴会厅。 环顾了一眼四周,高湛冷魅的一笑,举杯答谢。 “感谢各位光临,本王敬各位一杯。” 杨愔见高湛锦袍加身,一身文臣打扮,文质彬彬的只身前来,心里暗笑其他人多疑。 “杨尚书,别来无恙?” 高湛敬酒,已经敬到杨愔的面前。 杨愔心里一惊,他们昨日还见过,怎么就别来无恙了? “拿酒来,拿酒来。” 高湛突然连呼两声。 热闹的宴会厅,突然一下子静了下来。 “为什么不拿?” 高湛转身对后面高喊,提前埋伏好的家臣打手,一下子涌了出来,把杨愔按倒在地。 朝臣哗然。 杨愔大声质问:“王要谋反吗?你要在尚书省,杀害忠臣吗?” “你还不知罪吗?” 面对杨愔的质反,高湛反问。 杨愔高声道:“我等尊奉太子,削诸侯,忠心为国,何罪之有?” 杨愔虽然被踩在地上,但仍然声音高昂,在座的朝臣,无不动容。 “九弟,放了杨尚书,有事好好说。” 说话的声音,虽然听着是为杨愔好,但众人一看,说话的人,竟然一身戎装。 在朝臣云集的地方,穿着军服出现,众人忙向外一看,果然,常山王高演的后面,竟然有士兵出现。 在众人一愣的瞬间,高湛一声大喊:“打!” 棍棒出击,拳脚相加。 在场的宋钦道,也被一并拿下。 突然,传来了一声惨叫,杨愔的脸被打得血rou模糊,一只眼睛,竟被打了出来。 燕子献一看,所有站在皇帝一方的人,都被拿下,每人身边,都有十个人挟持。 素来力大的燕子献,有拼尽全力,向外逃去,二王的人一看,齐齐追来, 最先俩人,跃起直抓燕子献的头发。 燕子献力大无比,头发又少,侥幸逃脱。 高演望着燕子献逃离的方向,冷冷一笑。 早有等候在旁的斛律光,跃身追去。 而前朝老将,左丞相斛律金、贺拔仁、太子太保薛孤延等,均站在二王一方。 众人一看,皆知皇帝,大势已去。 他们哪里知道,常山王高演为了这次政变,早已未雨绸缪。 高演为了今日,已和今大齐最有威望的武将世家,斛律金一家,结为儿女之好。 高演为他的嫡长子高百年,求娶了斛律金的孙女、斛律光的女儿为高百年的正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