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义战(为大佬闲酱菜加更) (第2/2页)
能砍下这家伙的人头,再加上先前斩杀的谷蠡王,哪怕不去虎牢关,不参与任何大事,陆离也敢放下豪言: 此次东汉末年之行,不弱于人。 就在这时,前方传出的马蹄轰鸣声变得清晰起来,几股铁骑已经出现在了数百步之外。 明晃晃的刀枪,整齐划一的步调。 吕布眼神轻蔑,似乎在酝酿什么,而得到保证的陆离更是飘飘然,表现得有些轻佻,不,应该是从容。 他将长刀归鞘,又一次举起插在地上的将旗,由于杨奉被方天画戟格杀当场,狼骑锐士便将他的脑袋割了下来,而今正挂在旗帜最顶端,与之作伴的还有一顶头盔,乃 韩暹所有。 不远处。 聚在郭泰身旁的护卫个个目眦欲裂,忍不住兜拢缰绳,想要拍马上前,夺回将旗。 “与四年前相比,并州军愈发强盛了,恐怕丁原自己也没有想到,麾下竟涌现出如此多的英豪。” 望着不断挥舞将旗,挑衅之意溢于言表的陆离,郭泰一反常态,暗暗夸了一句。 “时也命也,那人便是吕布吧?先前听闻此人天下无双,本以为名过其实,而今两场大战下来,倒是老夫走眼、小觑豪杰了。” 听得上师夸赞敌将,亲卫们纷纷松开缰绳,垂头不语。 若是换做以前,定然有人会心中不服,向前请战,但现在…… 胡才请战,试图袭杀敌军主帅,却被一飞骑斩落马下,勉强撑了两回合。 韩暹请战,使计骗敌军小将孤军深入,又用淬毒武器偷袭,现今生死不明,唯余一顶兜鍪挂在战旗上,成了敌将夸赞武力的工具。 大将杨奉,本该去西侧阻敌、争取片刻之间,却被吓得望风而逃,前来与韩暹争功,借此来洗脱罪责,至于结果……头颅高悬。 陆离,英武不凡。 吕布,绝世无双。 鏖战了近一天,几乎无眠无休,黄巾军上下无人不识他们二人,并为其打上了不能招惹的标签。 “老夫受大贤良师大恩,当初本想留待有用之身,立我黄天。” “却因误判战事,葬送了大好局面,一切罪责皆在老夫。” 两军相触,本该是杀气腾腾、你死我活,但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陆离与吕布默默待在原地,仿佛在等待将死之人交代完遗言,而原先发誓要复仇的郭泰瞬间苍老了,如同乡村老农一般,正絮絮叨叨地叙说着自责的话。 这个时候,郭泰越说越严肃,语气也愈发高昂:“黄天既覆,苍生何存?老夫深信,唯我黄巾士卒才能改变这乱世,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亦或者,救苍生于水火,平天下于乱世的重任,要由其它州的弟兄完成。” 在场众士卒均目睹过大贤良师的风采,视之为神明,他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就必定为真。 也正因为如此,上师郭泰最初的那两句话,并没有使他们动摇,其实,他们早已心生死志,而最后两句肺腑之言,更是鼓舞了士气。 “黄天在上,福佑万民!” “黄天法力,万军可灭!” 随着一声声呼啸,十座方阵上空腾起浓郁的黄烟,遮天蔽日,景象堪比太平道高功昨夜所使的改天换日大法。 见状,陆离心中一突。 坦白来说,虽然有吕布作为后盾,但他还没膨胀到无视一切的地步,现在,内心深处有种强烈的直觉涌起:远离此处,否则将注定败亡。 这个时候,驻足城头的丁原不再捋动胡须,瞥向身侧,象征军权、身份的大纛迎风飘扬,却没有任何异象显化。 要知道,此物由纯色牦牛尾制成,又经朝廷认可、受万军祭拜,可破除万法,镇压一切诡异手段,而现在变得一点用处都没有,其中必有蹊跷…… 一念至此,心有底气丁原忍不住慌了神,义子与女婿皆在侧翼,身边无甚兵卒,万一有性命之虞,那该如何是好? 恰好,安顿好军中事宜的张辽跃上城头,见丁原眉头微皱,气定神闲地劝慰道:“主公勿忧,有奉先在,定然出不了什么差错。” “放心,任他们鼓捣,我一人破之。” 几乎是同一时间,吕布也在为陆离打消疑虑。 见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再想到日后温侯冠绝天下的威名,陆离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不断提醒自己:你可是跟在吕布身边,有什么可担心的,浪一点又如何?绝不能怂,让人看低。 最后,在两人的注视下,郭泰单骑走出方阵。 按理说,此行应该杀敌手一个措手不及,宜雷厉风行,不能擂鼓吹号,但为了壮大声势,这支黄巾精锐沿途敲鼓、吹号角。 “这是在巡视?” “嗯,最后一次了,就任他去吧。” 两人依旧没有阻拦,像极了春秋时期的义战,讲究“信”与“义”—— 开战之前,必须等敌方的战车排列好、阵势摆好,且打好招呼才可开战。 这时,老帅郭泰独自一人在十个方阵之间驰骋巡视。 迎着冰凉的疾风,他感觉大脑无比清醒,感知同样异常敏锐: 战马紧绷的肌rou,充满力量感的马蹄声,眼神明亮的部众…… “众星熠熠,不若一日之明也,自此之后,吾等便是天上的太阳。” 每过一处,他都会重复这句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