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伯乐相马经 (第2/2页)
。 这徒弟对知识的认知还是好少啊,看来得想个办法让他加强下,免得哪天被那几个老伙计看到这货让自己丢人。 而身为当事人的杨昊,并没意识到因为自己一句话,让他往后的日子每天都面对各种历史书和典故书,每天看得是又痛苦又快乐的。 “是啊,杨哥,伯乐是一种职业泛称,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但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陈松顿了下,笑道:“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那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面所谓千里马,指拥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伯乐,就是能够驾驭千里马之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 杨昊暗暗惊讶陈松知道那么多,忍不住羡慕地问道:“你懂的真多!” 听到杨昊这话,布三布四两兄弟连连点头。 在两人印象中,相玉师是高高在上,无人能及的,这能让刘师傅都咨询问题的少年说出来的东西也有据有理,证明他知识渊博。 陈松摇头笑道:“杨哥,你要是从小学这些,你估计比我懂得还多!” “你小时候就学这些?” 杨昊一脸震惊地看着陈松。 那岂不是说陈松他是文武全才! “我从三岁就开始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学四书五经六艺、诸子百家!” 说起这事,陈松一脸缅怀之色。 孩童时期是多么美好,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的! 小时候学习的景象仿佛就在昨日,这一晃就那么多年了,现在自己也已经独自出山了。 刘一眼惊讶地看着陈松。 没想到陈松居然学的都是古代太学院的国学。 陈松所说的后面这些,没有一样是简单的,在古代只有皇室贵族的子弟才能学。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六种才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也被称为“君子六艺”。 对应现在分别是礼仪,音乐,骑射,驾驭,书法,算数,相当于如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六艺之中礼、乐、射、御,被称为“大艺”,这是高等人,也就是贵族阶层必须掌握的四种优雅的技能,书与数属于“小艺”,是普通百姓谋取生活所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古代,普通百姓只能学习“小艺”,只有贵族子弟才可能接受完整“六艺”学习。 至于诸子百家,那更不得了,内容广泛,知识驳杂。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等诸子百家各种思想。 杨昊明白的点点头,转身好奇地对布三布四两兄弟问道:“那你们岂不是会相马?” “我们不会。” 两兄弟连连摇头。 当地虽然也有马,但现在谁还去相马? 在这个汽车满地跑,飞机满天飞,人类都能跑到地球外的年代,哪怕相到千里马,又有什么用? “可惜了!” 陈松遗憾地叹了口气。 “陈松,你不是想学相马吧?” 杨昊诧异地看着陈松。 一直以来以为陈松对什么都不敢兴趣呢。 陈松点头道:“有点兴趣。” 从小就听过不少古代战将的故事,少不了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坐骑,能策马奔腾,单枪匹马横扫千军。 原本听到这两兄弟是布子的后人,还以为他们懂相马,可以请教一二,没想到他们不懂相马。 “您要感兴趣的话,我可以把祖传的相马经告诉您。” 就在陈松深感遗憾时,耳边传来布三的声音。 “你们手里有相马经?” 刘一眼惊讶地看着这两兄弟。 陈松浑身一震,顿时大喜过望,急问道:“是你们祖上所著的吗?”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没想到这两兄弟不懂相马却有相马经。 “有是有……。” 布三小心翼翼地回道:不过不是我们祖上所著的! “不是你们祖上所著?” 陈松略感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于是问道:“那是何人的?” 布三迟疑了下,回道:“就是您刚才提到的伯乐孙阳。” “伯乐相马经!” 刘一眼和陈松同时惊呼出声。 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 而这《伯乐相马经》就是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华夏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的著作。 这《伯乐相马经》传闻失传已久,没想到在这兄弟两人手中! 杨昊兴奋道:“那快拿出来看看!” 两兄弟一脸为难,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