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五四章 发布会(1) (第1/2页)
“长城汽车是纯华资品牌,只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用来搬迁和调试,现在已经具备了年量产十万台的能力。” ...... “以后,无论是高端汽车,经济型汽车,抑或是重型卡车,我们都具有完整的生产线和超前的技术储备。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国际上所有的车企中,我们的专利是最多的。 尤其,在长城集团收购斯柯达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我们的专利数量增加了2倍,这里面不仅有数量的增加,而且有质量的提升。我们认为,在以后,汽车将是集舒适性,实用性,智能性于一体的综合的工业化产物,长城汽车将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驾乘体验。” ...... 在天气渐热的季节里,沈老板带着meimei李莉赶回到了魔都。 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长城汽车新任总经理秃头老张--张成同学,沈老板很有感慨。 老张同学表现的很好,虽然头发不多,但是智慧不少。 人不是天生就厉害的,人是需要平台和机会的。 为什么刘邦的功臣们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人都是他的老乡?难道沛县真是龙兴之地吗?他们无非就是有了刘邦给与的平台而已。 朱元璋身边也是这样的情况。李善长,徐达,郭英,汤和,耿炳文这些人也都是朱元璋的老乡或小时候的玩伴,他们难道天生就是将才吗?一样是老朱给了他们历练的机会。 长城汽车终于下线了,虽然有诸多困难,但其实说不上命途多舛。 自从杨荣出走之后,沈老板也不准备再找新人了,就直接任命了张成做总经理。 杨荣这位历史名人不给自己打工也好,说不得早晚会有背刺的一天呢,还不如好好的培养一下自己人。 京城大学毕竟是自己的大本营,各种人才更是层出不穷,张成帮助沈光林管理实验室做的很好,管理汽车板块也就未必不行。 至少,还有沈老板掌握大方向的嘛。 都已经知道未来了,还能发展不好? 虽然,张成是一个秃了顶的数学天才,但他的管理才华也不应该被埋没的。 在沈光林叱咤风云的这些年,张成们劳苦功高。https:// 尤其,张成的忠心更是沈老板看重的东西。 当年,张成毅然放弃留在西德的机会和那个年长他几岁的女人,执意要跟沈老板同生死共患难,这份感情值得沈老板特别信任。 男人果然都有求取功名的心,张成站在台上,也越说越兴奋了。 张成虽然是沈光林的学生,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但就看面相,已经四十往上走了,他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接孩子的次数不多,经常被认为是爷爷接孙子。 都是头发害的。 张成在台上讲,台下的众人大部分是他们花钱请过来的媒体记者,不过这里面压根就没有南方系报刊的人,劳资压根不稀罕你们的报道。 而且,观众们除了记者之外,剩下的除了友商大部分都是跟长城集团有生意来往的经销商了,以卖电器的居多,就他们有钱。 原本,这些经销商是对购买长城汽车是没有没兴趣的。 但到了现在,他们不买也是不行的。 真的不是强制,只是大家互相支持下的自愿而已。 这個灵感同样来自于后世。 后世,某空调制造企业突然想跨行做手机了,然后就真的做了出来。 在进行手机销售的时候,他们也是别出蹊径,全部卖给了自己人。 而且,他们让经销商买手机的时候也是没有强制的呀,只是把正常的返利换成手机了而已。 现在,大家都还没看到长城汽车长什么样子呢,就已经预定出去3700多台了,这个数据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友商的销量。 大家都是魔都的汽车制造汽车,大家都是源自欧洲的汽车制造技术。 尤其,在80年代及以前,斯柯达是比大众更出名的汽车制造商,有很多社会主义阵营的高官显贵他们的专车都是斯柯达制造的。 1952年,他们的文化部长访华,就送了一台VOS防弹车,华夏的红旗CA72轿车就是模仿自它的手笔。 所以,对于斯柯达改名后的长城汽车首款新品,大家是有期待的。 只是,张成主持的发布会多少有些无聊,你一个半秃头,让大家有什么好期待的? 直到,舞台的幕布徐徐拉开,一位精绝女子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