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二四章 银河(1) (第2/2页)
备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是实验室的头等大事! 于是,一周不到的时间里,沈光林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组也成立了。 之前疲软了那么久,国家也等了他那么久,一直没有进展。 现在,被科学院的通知书一激,沈光林的斗志立刻就来了。 其实,科学院也是做了京城大学的工作的,别让沈光林继续这个项目了,但是京城大学拒绝了。 说起来,他们也管不到沈光林。 而且,前段时间关于学部委员补选的事情双方正闹的不愉快呢,学校正要找补双方关系,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闹僵了。 学部委员的事情耽搁下来了,关于什么时间补选,还没个正信呢。 没那么快。 为了气人,也为了声势,沈光林在生物基地专门划拨了一栋全新的科研楼,在楼上竖起了几个能够发光的大字: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组。 这还是彩色的招牌呢,夜晚能亮很久,也能照射的很远,还会变颜色的。 据飞行员说,夜间飞机飞过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看到地面上人类基因组计划这几个大字。 而且,关于项目的后勤保障条件也要跟上。将来,科研楼里面出没的肯定大部分都是学生,没关系,自行车,宿舍,食堂,全部准备好了,全部按照最高的标准来。 既然要马儿拼命跑,自然要让马儿吃到饱。 沈光林实验室又要招人了! 这次,他不是只招10个20个了,直接就是100个起步,如果不是管理人员实在不够用,他准备把京城大学和五道口技校生物系的人全部清空包圆了呢。 哼,咱看看谁更快谁更狠。 说不得,再过两年之后,再有学生组织闹事,生物系的同学竟然没空参与了呢。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于是,沈光林实验室基因测序小组就这么草率的成立了! 沈光林组织召开了动员令,他本人亲自担任项目组的组长,小马从白血病项目抽调出来担任副组长,然后又分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 一切都是现成的,框架搭建出来,项目组也就这么成立了。 没有放炮,没有剪彩,没有红旗招展,也没有人山人海。 但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沈光林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组成立了。 而且,国际媒体也都报道了这件事呢。 沈光林VS沃森,谁能笑到最后? 说实话,国际上看好沃森的并不多,大家反而都更看好沈光林,这跟国内的观点刚好是相反的。 这个年代的国内媒体和科学界,还真的有点“崇洋媚外”的意思,对于沈光林能够战胜沃森的信心并不足。 而国际上的观点就客观多了,沈光林的优势和能力是沃森比不了的。 只是,这个项目大概不赚钱,沈教授这么折腾,有必要吗? 别管有没有必要,既然已经到这个份上了,就是再没必要,他沈某人也要捏着鼻子干下去了。 沈光林虽然没学过生物,但是他也知道,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真的想测序,只要工具到位,也并不难。 而测试工具,如果他的实验室落后,那就没有更先进的了。 毕竟,就连国际测试小组也要购买他们的设备。 即使中途不用使坏,测试仪器本身就是长城集团研发的,自己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呀。 项目开始了,沈光林决定先从3号染色体开始整起。 这并不是随机的选择,选择3号染色体这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科学院没有对外讲,但沈光林是知道的,华夏分到的就是3号染色体上面的3000万个碱基对。 我沈某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你们工作还没开展起来的时候,就把这件事给办完了。 等着,切看我发布时间吧。 沈某人不是长久记仇的人,有仇,当场就要报。 于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科学院那边的进展怎么样没人知道,但是沈光林这里的进展是极快的。 有人,有测试设备,数据就像水一样的流了出来。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计算机根本不够用,不能用于分析成果。 这个年代的个人计算机还是10M的超大容量计算机,T?那是个什么单位。 而且,这个年代计算机的CPU是以K计算的,这样的硬件,并不能很好的支撑测序工作的顺利开展。 使用超级计算机势在必行。 但是,沈光林不是百事通,哪里才有巨型计算机呢? 有人推荐了银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