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教师开始_第六九四 偶遇(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九四 偶遇(2) (第1/2页)

    最新网址:王竹是京城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毕业之后去了世界最繁华的地方去留学。

    没错,他留学的地方就是纽约的曼哈顿,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

    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从一个高峰走向了另一个高峰。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毕业之后的方向十有八九就是留在华尔街了。

    这里虽然充满了荆棘,但对高智商的人才还是很友好的,机会不少。

    然而,先苦后甜是一定的。

    这个年代华夏的留学生,要想不去勤工俭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们大都是公费留学,但国家支持的资金大都是刚好够学费用,甚至连一些课外活动的缴费都不够,更不用说生活费和其他开支了。

    如果留学生没有获得大学的奖学金,单纯依靠国家帮扶资金,这学是没那么容易留的。

    所以,要想在花旗国很好的生存下去,不勤工俭学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当然,到了沈光林的那个时代,华夏的留学生几乎不再会去勤工俭学了。

    要是没钱怎么办?

    没钱?没钱留什么学啊。

    沈光林读MIT的时候还算是比较节约的,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都要100多万了。

    而且,沈光林读书的时候都没买跑车,他的跑车是疫情之后在国内买的。

    后世花旗国的大学校园里,如果看到跑车出没,那十有八九是华夏人的。

    但是,在这个年代里,如果校园里看到有豪车,那十有八九是扶桑人的。

    这是一个轮回。

    现在,扶桑人叫嚷着要买下全世界呢,距离经济泡沫破产,大约就剩下一口气了。

    不过,这一切离他王竹是很遥远的。

    王竹什么都没想,只想好好留学,好好毕业,找份好工作,赶紧还上欠国家的钱。

    当然,作为留学生群体的一员,勤工俭学去刷盘子,这是一个常见的套路。

    而且,西餐厅的盘子不够多,也不够油,因此竞争也激烈。

    真想长久的打工,大约也只有中餐厅的盘子才是刷不完的。

    还好,王竹自己有一技之长,他会做饭炒菜。

    这是真的。

    王竹的父亲是国营大饭店的大厨,师承名家,是知名的川菜师傅。

    所以,王竹从小就会切墩,颠勺,炒菜。

    也正是这个技能,让他在中餐厅里站稳了脚跟。

    后来,时间长了,他还成了兼职大厨呢,甚至把原有的大厨都给挤走了。

    不是他厉害,是老板小气。

    这家中餐厅是姓李的一家人开的,说是同胞,但为人是极为苛刻的。

    据说,这个李家原本还是军阀出身,在纽约有不少产业,这个饭店是李家女儿自己的资产。

    这位李姓老板娘今年四十多岁,原本长相是不错的,但上了年龄就会出现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衰老,再加上日夜cao劳,嘴下不留情,更显人尖刻。

    然而,这家中餐厅生意却是不错的,因此留学生过来打工的也多。

    铁打的中餐厅,留水的留学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王竹在这家让人并不开心的中餐厅里却遇到了让他开心的事。

    因为,他遇到了自己一见钟情的梦中情人,来自湘南的姑娘湘君。

    这位姑娘也是过来留学的,只是学校不如哥大好而已。

    但是,他看上的是她这个人,并不是她的学校。

    大家都是空虚寂寞冷的,两个异国他乡的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为此,王竹大厨还专门找老板娘升级了湘君的地位,他炒菜,她切墩,再也不用刷碗了。

    在这家中餐厅,其他一切都好,就是老板娘为人太抠了。

    前文说的吃剩饭菜的活计,就是她领着一家人干出来的。

    在这家中餐厅打工久了,天天吃餐厅客人的剩饭菜,是个人都觉得恶心和难受。

    于是,王竹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来了,他会先给自己和湘君炒上一两个菜,俩人偷偷吃过了,这才开始准备菜品。

    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平淡但是有趣。

    直到最近,时代广场突然来了一大波华夏人,他们在给一栋大楼装一个神神秘秘的东西。

    大家从外面是看不到装的是什么的,外面全是脚手架,而且用绿色的网布围着。

    这些人当然是小朱他们了。

    都不能说是巧合,华夏人来中餐厅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作为同胞,他们很自然的说起了自己的来历。

    是京城大学毕业的?

    好巧,我们大厨也是京大毕业的呢!

    作为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校友,恰好他们又过来吃饭,如此巧合的遇到了,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朋友。

    对于王竹在饭店打工,小朱很是好奇,他询问了他的难处。

    并没有难处。

    小朱说了,沈教授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