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一一章 廉租房 (第1/2页)
八十年代,是一个录音机,迪斯科,喇叭裤和蛤蟆镜的年代。 亲爱的小meimei,请你不要不要哭泣, 你的家在哪里,我会带你带你回去。 至于回去之后会干些啥,这谁能知道呢,说不准会继续哭呢,肯定是遭受了鞭笞,这是看金鱼的怪蜀黍。 要说八十年代的生活,最大的不方便就是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合用的电脑。 除此之外,对于有钱的人,尤其是沈光林这样有钱的人,反而是非常友好的。 不说别的,至少,这个年代的京城不堵车。 沈光林有大多数人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可以开到飞起,只要不是撞到了人,是完全不用担心摄像头拍照的,也不用担心扣分罚款。 这段时间,沈某人自从回来之后表现的特别老实,都不是他的风格了。 每天早晨,都是沈光林开车送李蓉上班的,很是享受了京城交通的畅通无阻。 京城真正堵车的时间点很少,除非是赶上了下班的自行车洪流。 真的是一股洪流啊,人真的太多了,一到下班的时候,千军万马过十字路口,非常壮观。 如果骑马也能够这样,那拍摄古代战争片就很有感觉了。 在这个时代的纪录片里,自行车流是少不了的元素。 当然,对于沈某人来说,最爽的体验还不完全是交通的便利,更多的是美食和美女的诱惑。 对于开车的瘾头,沈光林过着过着就已经过惯了,有点体验不到它的优越性了。 反而,开着车到哪里,有时候还会被人围观,也是不舒服的。 人们会说,这怕不是个暴发户吧,要是放在前几年,这是要挨XX的。 但是,带着美女去享用美食就不一样了。 沈光林经常会穿着最简单最朴素的服饰,带着打扮最靓丽的李蓉,去京城最好的饭店,狠狠的装上一回。 这是独属于沈光林的快乐星球。 沈光林觉得自己还是年轻人,最常去的地方其实还是老莫,因为那里青年男女最多,热闹,也有年轻人该有的共同话题。 在痞子王硕写的小说里,总是少不了在莫斯科饭店吃饭的情景,沈光林有幸成了小说中的人物,而且是正面的,这是沈某人的忒别要求,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青春。 如果去到别的国营饭店吃饭,往往体验感并不算好。 你穿着朴素,人家看不起你。 你亮明自己有钱,人家还是态度不好。 在这里找什么优越感呢,你们爱吃不吃,人家根本不会给你扮猪吃老虎的机会。 吃饭就是图的高兴,你们摆个脸色给谁看呢,即使厨师的厨艺很高,沈光林们也已经不想吃了。 他自己的生物基地聘请的就有五星大厨,而且粤菜师傅鲁菜师傅都有,王作家和马编辑常来的,沈光林真的嘴馋了,在这里就能满足口腹之欲。 之所以去外面浪,还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追求的是心情的愉悦。 如今,沈光林就干了一件让一部分人心情愉悦,但是大部分人心情不愉悦的事。 京城大学要建房子了! 这是大家得到的并不太确定的消息。 据说是沈光林教授帮助京大联系的,由长城集团出资,给大家建设住宅用房。 毕竟是京城大学的同事,很多人找到正在上课的沈光林打问:“这是真的吗,不用咱们单位出钱?你们已经拿到建房许可了?” 沈光林笑着说道,“是的。” 现在的京城大学也没钱啊,真要是有钱,一般也是不会用到这个方面的,他们也要照顾舆论,但是长城集团不用。 其实大学城附近很荒凉的,无论京城大学,五道口技校还是人大,周围都有不少荒地。 从京城火车站坐公交车到京大,沿途还会经过不少农田。到了九十年代依然是这样。 既然京城还有这么多未开发的土地,沈光林就随便选了一块,靠近五道口的就蛮好,真的准备给京城大学建房用了。 这是独属于沈光林的863计划,他决定要给100所学校建设100个生活社区,京城大学是其中试点之一,这是京城的第一个,全国的第二个。 现在,国内房地产的元年都还没到来呢,京城缺少的也不是土地,而是建房指标和建房的钱财。 既然长城集团愿意出钱,那建房指标的事情也是简单,京城大学想要申请指标,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双方很快就签署了协议,等新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