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五章 舞会 (第1/2页)
听到小叔已经就快要到香江的消息,沈光林选择了短暂的回避。 亲眼见到父子相残的场面并不美好。 尤其,这个密还是沈光林自己告的。 沈光林在深城还有些别的事要做,甚至把深度认识聂小倩的事情都搁置下了。 很多人说,聂小倩是童年偶像,等沈光林长大了,聂小倩也还没变老。 是没变老,但是味道变了呀。 而且,从风评来看,哎呀,没法看。 只要人好看就行了,不要管那么多。 香江玉女很多,欲女也很多,有时候它们之间也是可以划等号的。 还是暂且不要在这里寻觅故事了,马上就要出事故了。 赶在小叔入港的前一天,沈光林匆忙回到了深城。 深城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 到处是工地,到处是人流。 当然,每一次到深城来,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这里变化实在太快了,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人到这里寻找未来,有人在此飞黄腾达,有人在此沉沦堕落。 在莞城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产业,率先在深城发展了起来,一些香江的汽车司机,竟然堂而皇之的包起了二奶,甚至很多想赚快钱的人cao起了皮rou生意,到最后,甚至这种事情都传到了大领导的耳朵里。 ……… 经济要发展嘛,各种情况都会遇到。 在所有的深城企业中,长城集团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地位有点类似未来的富士康,甚至比它还更加重要。 因为,长城集团太会赚钱了,它虽然给自己留下了大量的外汇,可是,他们每年还是带给深城市政府足够多的外汇。 到年底了,如果市政府的创汇任务还没完成,长城集团也会提前上缴一笔款项,也算是同舟共济了。 你好,他好,我也好。 为此,长城集团在深城也是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别的企业都存在物资短缺的情况,唯独长城公司不会,即使价格贵一点,各种原材料还是保障了生产的进行。 现在,长城集团除了做给国外订单做代工以外,它也在为自己的其他公司生产着各类商品。 像苹果掌机和苹果学习电脑,这才上市一年左右,利润已然超过了做电器代工的收入。 当然,长城电器生产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这些也都不完全算是代工,因为他们主要供给的就是自己的销售渠道。 到现在为止,长城电器的空调生产线总算是建立起来了,他们每年生产的空调数量并不算多,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也只有这么大,不可能像电视机那样供不应求。 长城电器无论在津门还是在深城都建立了自己的电视机生产线,显像管等核心部件也全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现在,他们终于要涉足玻璃的生产了。 这也是一件好事,生产玻璃不一定非得是生产普通的建筑窗户玻璃,可以是电视手机屏幕,也可以是汽车玻璃。 如果能够占据玻璃这个未来超级大的市场,那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呢。 所以,这次在桂西投资一个亿美元,真的不算多。 尤其,他们还在那边建设一些代工厂呢,这也是算在一个亿的投资额度里面的。 这次到了深城,沈光林并没有做立刻回京的打算,他要等着小叔教育完堂弟之后再汇合了一起去金陵一趟。 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是关于他和李蓉结婚的事情。 沈光林毕竟不是孤儿,除开不靠谱的堂弟不言,小叔就是他最亲的人了。 在香江的时候,沈光林跟婶婶说了他们领证的事,婶婶很是高兴,这也是小叔这么爽利就来香江的原因。 婚姻大事,一家人总是要商量一下的。 虽然很多事情沈光林自己就能做主,但毕竟是人生大事,没个长辈主持大局,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反正时间也还宽裕,沈光林在深城一住就是很多天,也算是彻底了解一下这个无光十色的城市。 而且,闲暇之余,沈教授还出席了地方政府组织的经济论坛,他作为长城集团的首席科学家,作为京城大学的知名教授,发表了能够登上地方报纸的重要观点。 至于是什么观点,报纸上没说,大家也都不知道且不关心。 因为,这个年代的深城,只相信实干,不相信权威,尤其不相信研究经济的权威,大学教授,在这里是不吃香的。 接下来就没太多事要做了,沈光林不插手长城公司的具体经营,闲着无聊了就自己去海边散散步,偶尔还去海里冲个凉。 初秋的海水温度并不低,深城地属亚热带,一年四季温暖如夏,时刻充满着咸湿的气息。 这是海风的味道。 在深城,沈光林也并没有住进别墅里。 苏有朋他们在深城确实建设了一些别墅,但是他不爱住,沈光林也不爱住。 苏有朋是以厂为家,为了事业放弃了享受,沈光林是觉得无聊,就出去自己租了个房子住。 还是住在市井更舒服一些,也有烟火气。 深城也有老城区的,房租并不便宜,但沈光林还是单独给自己租了一个带院子的单元,他要体会几天闹中取静的感觉。 计划是很好的,每天喝喝凉茶,吃吃肠粉,整点烧鸭饭,弄点叉烧包,真是不错的生活。 可是,邻居们却看不下去。 看着沈光林斯斯文文的,却天天无所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