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一章 LED (第1/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华夏代表团果然见识到了什么是****。 就是因为谈的愉快,侯赛因真的向华夏代表团下了30亿美元的意向订单。 这可是30亿美元的大单! 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都不到30亿。 国家每年用于经济建设的外汇太多了,每赚得一点钱,赶紧精打细算用到该用的地方。 现在军工部门能拿到30亿美元,大家都不太信。 直到,人家****的侯赛因真的把首笔款打过来了,3亿美元,妥妥的。 大家不得不信了。 首笔订货3亿美元,全款,要的全是枪支弹药,尤其是以AK子弹和榴弹炮的炮弹这种消耗品为主。 这种东西的成本和利润都很固定,华夏品质并不会差,价格却很便宜。 毕竟,我们的很多枪支弹药的口径和老毛子是一样的,有更便宜的选择,侯赛因干嘛不用我们的呢。 与此同时,沈光林还给他们列了一个武器购买的建议清单,并且把可以对标的武器也写在了上面。 要做销售,重要的是要会吹。 像阿三国就特别会吹嘘,他们无论多烂的东西,总是煞有件事的说的天花乱坠。 沈光林都没这么做呢,只是扬长避短而已,我们的对标武器,是实打实能抗衡的。 比如,我们的歼-7,对标的就是老毛子的米格-21,但是我们的飞机价格真的比他们要便宜一多半呢。 即使便宜一半的价格,这对华夏来讲也已经是很多钱了。 但是放在侯赛因这里,一切都很值得。 做生意该大方的时候就要大方,要懂得取舍。 为了打消侯赛因对我们武器落后的顾虑,为了增加他们的信任度。 沈光林真的拿出了全部家底,准备先送他们一台歼-7=外加两台69式坦客,这也是沈光林和军事专家们设计的营销方案。 这都是提前做的工作,专门向伊拉客出口这两款武器所准备的预案有一堆,现在的情况是最理想的。 至少,我们已经收到他们一部分订单了嘛。 在计划书里,我们的歼-7对应的是毛子的米格21,我们的69式坦客也可以和对方的T-62一争高下。 可能,有个别点上还有点小差距,但是,我们的武器就比他们的便宜多了呀。 这三台武器就是白送的,目的就是验证一下华夏武器的性能究竟怎么样。 毕竟,光说不练假把式嘛,给你们几天时间,想必你们也尝试不出来。 现在既然侯赛因总统已经向华夏下了武器弹药的购买订单,那从利润中支出一部分用于购买这三个大号武器就是了撒,总不会亏了去。 有时候,试用装反而更贵呢。 什么都可以试用,比如,婚前试爱,长短,深浅这些都要一一验证的。 等伊拉客把两款武器综合对比过了,沈光林就不信他们不来购买。 跟侯赛因谈武器购买的过程比较愉快,双方都有需求,几乎是一拍即合。 但是,沈光林想去沙特推销大炮仗的梦想却是破灭了。 因为现在我们和沙特还没有建交呢,从正规渠道,沈光林根本过不去,除非偷渡。 偷渡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个年代的沙特和华夏并不是友好国家。在华夏入联合国的事情上,沙特还投了反对票。 沈光林想去沙特进行学术访问,但是正规程序上不允许啊。 沈光林又不是职业外交人员,这下子事情就有点难办了。 不过,真想办的话也没有完全没有办法,见一面总是可以的嘛。 沙特小王子毕竟即将成为沈光林实验室的金主之一,而且是个长期稳定的饭票,相当于网红时期的榜一大哥。 对于榜一大哥,很多网红都要陪睡的,沈光林也不例外。 既然现在不能飞过去奔现,那就换个机会换个地点嘛。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先把侯赛因的订单落实好,这可是军工产业的半个春天。 另外半个在伊朗,不过可以等侯赛因占的便宜之后再出手,这叫吃了甲方吃乙方。 现在没什么事了,沈光林跟着考察团的人一同打道回府去了。 伊拉客第一次需要华夏供的货并不是需要新生产的订单,而是清库存,顺便处理掉那些已经没有用了的56式步枪。 这一切至少有一半是沈光林的功劳。 临走,侯赛因同学说他们想获得沈教授的友谊,希望沈教授能够留下来帮助他们发展科技,钱不是问题。 问题也不是钱。 这可把小沈老师给吓坏了,自己放着大好青春不要,留在这里玩人rou炸弹不成? 以后,贩卖军火这种事情还是少参与或者不参与为好。 一行人又是乘坐专机回去了。 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他们在电话里也没有汇报此行取得的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