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四章 毕业 (第1/2页)
穷养儿,富养女 对待男孩子就要穷养的。 婶婶对家里的文曲星言听计从,自从沈光林交代过之后,简直一毛钱的零花钱都不留给沈厚道了。 需要什么给你买,要钱做什么? 因为,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这个货才读高一,就学会给女孩子送花了,他花了三毛钱买了一盆五月菊,蜡黄蜡黄的那种,非要送给小招待李妍。 李妍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送女孩花,不说玫瑰,百合还是要的吧,送菊花,这是上坟的嘛。 李妍把这件事告给了沈光林,沈光林又能怎么办呢,难道真的要祭出武装带不成? 也只能从经济上限制堂弟的自由活动能力了。 毕竟,京城居,大不易。 别说陷入经济危机的沈厚道了,就是普通的京城人,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他们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从进入1984年以来,除了工资没有涨,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涨价了。 人们最常吃的猪rou,鸡蛋,已经有些吃不起了。 刚刚开始改善的生活,似乎又改回去了。 没错,一些东西是不再凭票供应了,可是,钱竟然也不够用了。 一些长身体的孩子,原本每天都要吃一个鸡蛋的,现在也减分量了,每天只能半个,另外半个留着第二天吃。 后世都说煮熟的鸡蛋不能过夜,但是,这个时代却是没人管它的。 别说熟鸡蛋了,就是猪rou,没冰箱的时候都放的有些臭了,照样炒着吃,多放姜蒜就是了。 最恐怖的是池塘里漂浮的死猫烂狗,有时候也会被一些人捞出来,用大锅炖煮熟了,照样大快朵颐,也不怕食物中毒。 沈光林基本不去菜市场买菜,他自然感受没那么明显,常常买菜的李蓉就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了,今天肘子贵了,明天大虾涨了,后天牛rou也贵了。 “咱又不缺那点买菜的钱,你还搁这里伤春悲秋了。”两个人在厨房里一起做饭,某人的前胸贴着别人后背,这个样子做饭,有点不礼貌 李蓉打掉胸前的咸猪手,往锅里加着各种调料:“我不是伤春悲秋,我是在想,菜价涨了,其他的东西会不会也要涨价。” “当然要涨,现在国家已经明确的实行双轨制了,意思也就是向市场靠拢,计划经济和自由市场两步走,企业在完成计划内生产的同时,也可以生产一部分计划外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就由企业自由定价,因此这个形式明确的就叫做价格双轨制。今年,大概是价格闯关的第一年吧,从去年开始,魔都就想刚开农贸市场的价格管控,不再需要票证了,只是施行的不到位而已。” 沈光林最近一直在研究价格双规构成的历史背景,其实,这应该算是国家经济软着陆的一部分,幸亏国家对于自由市场是慢慢放开的,老毛子后来玩的那种休克疗法,直接把自己给玩死了。 崇拜的情绪又在滋生了,李蓉觉得有个yingying的东西在后面,很不舒服,只能扭动一下身姿: “你一个学物理的,为什么比我学经济的还要厉害,眼看天就热了,你不去扶桑的吗?” 锅里的油响了,沈光林赶紧后退一些,免得受了工伤。 其实,炒菜的女人最美,系着围裙的腰身还是很能够显示曲线的,随意扎着的头发又能够显示几分慵懒,这是沈光林最喜欢的温馨时光。 如果不是怕菜糊了,俩人肯定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在厨房里装护栏扶手的,也是真的少见。 李蓉的话让沈光林一愣。 “我去那里干什么?” “毕业典礼,大四的留学生要毕业了。” 她不说,沈光林都忘记了。 又过了上野的樱花烂漫的季节,沈光林还是先去的东京。 在武田公司等忙完一阵再去参加李莉的毕业典礼,告诉过她会来,但是没说哪一天,也算是给她一个惊喜。 其实她会接着读研的,毕业不毕业的相差并不大。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她的导师就是沈光林的好朋友小林诚,以后辈分就不好论了。 如果不是看在沈光林的份上,像李莉这种资质这么“平庸”的女子,小林肯定是不会要的。 小林经常感叹,长得好看是一种累赘,在科研界,这是减肥项。 如果李莉长得没有这么好看,说不得能够成为一位女物理学家。 40岁都没结婚的老男人,还有资格批评别人的长相了。 京都大学的毕业答辩特别正规,还是要给学生们打分的。 我们后世大学的答辩,大约有一部分是从扶桑学来的,但也不尽然。 在扶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