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三三章 我不杀伯仁 (第2/2页)
手,母亲只是农场普通职工,她还有一个弟弟,一家四口住两个房间,看着似乎并不宽裕。 但是,走进她家门之后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 进院子就有两辆自行车,院子里还自己搭建了一所厨房,扎了一个葡萄架,现在葡萄叶子已经黄了,但如果是夏天,肯定是硕果累累。 虽然正屋只有两间瓦房,但因为房间比较高,被人为用木板隔成了两层,人可以住在上层,不潮。 姐弟俩每人都有独立的房间的,住宿条件相当不错了。 而且,不光如此,她们家里竟然还有电视机呢,虽然是黑白的,但并不缺乏获取信息的手段。 这简直是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啊。 如果沈光林生在这个时代,能娶一个李妍这样的姑娘,在农场生活一辈子,那真的就是完美的田园生活了。 可惜,他不能。 他还有重要的使命没完成,而且,他已经有对象了。 到雄县,沈光林是来破坏的,他就是来破坏这种宁静的。 但是,看着农场职工们的幸福生活,沈光林觉得自己好像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改变,要不,还是先回去算了。 临走,沈光林给李妍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她拿信到京城大学去找他,可以给她安排一份京城的工作,带编制的。 小姑娘眼睛发亮,这位老师不会是真的喜欢上我了吧。 然后就没有更多然后了。 回到京城,沈光林和汪组长说起了在雄县的见闻,连他们都惊讶不已。 管理失职! 这是有人管理失职。 雄县农场职工家庭富裕,生活幸福,这样不是不好,但是对其他人却不公平。 沈光林说还是不要改变了吧,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自己来当救世主,但是,对于科学院众人来说,这种疏忽简直要不得。 原来,农场厂长真的很会经营。 他们种出来的不是粮食,是种子,一斤种子可以换三斤粮食,但是他们向上级汇报的时候,依然按照普通的粮食汇报的,上缴的也是普通的粮食。 这就相当于,一亩田有两亩田的产出,却不用缴公粮,这样的生活,怎们又会不富裕吗。 而且,他们还有工资领,工作生活两不误。 这场长是个人才呀。 长城生物科技公司也很需要。 沈光林感觉自己通了篓子,只能转移话题,不是说廊坊还有个这样的农场吗,那个怎么样? 那个不行,那个小了一点,只有两千多亩,面积不够大。 不过,通县有个大的,有七千多亩地,他们问沈光林能不能接受。 通县的经营状况怎么样? 不怎么样,那个农场穷的很。 那就改通县吧! 毕竟,雄县发展起来的时候,说不得沈光林已经不在了呢,而且通县也是好地方,将来会是京城的行政中心。 通县农场占地7000多亩地,有800名职工,500多户家庭,这也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合并的事。 沈光林先是派出了工作组,打出的旗号是长城电器招工,只针对通县农场的职工子弟。 大家果然踊跃报名。 一口气招走三百多名,这是能影响300个家庭的因素啊。 第二步,大家愿不愿意让农场跟长城生物合并呀,合并了大家都有工资拿。 而且,在长城系的公司,只要工作满三年,送一台长城电冰箱。 大家议论纷纷,沦陷了。 因为通县农场根本就是另一个世界,这里不是天高皇帝远的雄县,这里是京城。 农场的出产物资一半以上都要上缴的,职工们虽然有工资,可生活还是并不富裕,而且到现在为止,里面还有不少知青存在呢,知青返乡了,他们每返乡。 因为通县再怎么不好,也属于京城,知青们很多是外地来的,他们宁可8人拥挤在一间大通铺里,也不愿意回老家。 那就选择通县农场吧。 如果不是沈光林捅出来,估计科学院的人都不知道雄县农场的生活可以这么富裕呢,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很快就有人采取措施了。 大家生活都苦,你们却可以过的这么潇洒,你们想干什么? 很快,雄县农场做了三个改变。 第一,场长欺上瞒下,玩忽职守,从今天起停职; 第二,科学院从现在开始停发工资一年,由农场自负盈亏; 第二,农场要按照国家政策如实上缴产出,生产任务比照附近农田。 完了!好日子结束了! 李妍果真来京城了,她向沈光林说了农场的改变,大家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沈老师是个好人吗,帮她找这么好一个工作。 沈光林无话可说,只能怯懦的说了一句话,“我不杀伯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