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一章 圆标 (第1/2页)
联合公司那里搞的怎么样沈光林没有去关心,倒是焦化工厂已经完全大变样了。 老的厂房都被拆除了,地面都翻整过了,务必要改掉这个黑灰的色调。 那些已经是成品的焦炭还是卖了出去。 说卖并不确切,是交换,跟钢厂进行的以物易物的交换。 一大堆焦炭被换成了钢管和工字钢,型钢。 小火车站得以保留,这里可以发展成仓储物流中心,沈光林甚至想问,内燃机火车头卖不卖。 想多了,铁老大的地盘,哪里给你插手。 煤还有很大一堆,慢慢烧吧,只有焦炭着急处理。 焦炭这玩意销路就在那里,留在厂里确实没有什么用。 也得亏沈光林这里有外汇,人家钢铁厂是求着要的,不然,人家真不要了那些焦炭了那就得砸手里。 焦化工厂要做改变,沈光林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电冰箱。 现阶段,国内对于电冰箱的需求实在太旺盛了。 而且这个需求四十年都不会有变化。 沈光林准备花钱从西德购买一条电冰箱生产线,不放深城,就直接放到焦化工厂的新厂房里。 新厂房是工字钢结构的标准厂房,能够用年都不坏,厂房已经建好了,只是还没有生产设备进来。 其实要生产电冰箱一点都不复杂,核心部件压缩机进口就行了,扶桑那里多的是,毕竟便宜而且质量还不错。 现阶段,真的要自己生产压缩机,从经济上来说是划不来的。 所以,除了压缩机,其他的东西都能自己生产了,而且不缺少原材料。 当然,电路板也要进口,从新家坡。 钢材这些就不用了,因为津门这里距离京城近,距离唐山也不远,津门的钢厂不愿意提供原材料的话,咱有的是地方买,大不了动用点外汇就是了。 但是,事情想着很容易,做起来很难。 真的要去做点实事的时候才发现,怪不得人家深城是特区发展快呢,在津门,想开办实业,尤其是想进口一条生产线,那是真的难。 各种程序,各种审批,繁琐的让人抓狂。 怪不得深城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呢,人家的程序就简化的很。 苏有朋在深城建厂的时候,一切都好简单的,半个月生产线就到位了。 当时,沈光林在扶桑订购好了生产线,他们直接打包运送到香江,然后从香江入关。 到了厂里之后再拆封检查看有没有违禁品就行了。 地方政府全程配合,配合度和默契程度令人发指。 但是,现在津门焦化厂的想改变产品线,那可真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首先,他们公司即使是合资公司,想生产电冰箱也要打专门打申请请领导同意。 领导自然是同意的,生产电冰箱是好事,于国于民有利。 打了申请并不算完,还要考虑原材料从哪里来,生产出来的电冰箱准备卖给谁,售价多少。 这也算是“可研”的前身了吧,咱不怕。 “可研”做完了,想引进谁的,什么样的生产线也要专门写申请。 更离谱的是,沈光林都已经有看好的生产线了,甚至价格都谈好了,但是上级部门不准买! 因为他们公司并没有进出口权限,进出口贸易的权限在专门的部门。 行吧! 津门有专门的进出口机构的是吧,我们忍一忍,请你们帮我们买一条生产线吧。 结果,津门也不能买,还需要京城那边的机构来考察和审批。 服气了! 焦化工厂把需要购买的生产线型号和需要的钱财交到专门账户上去,不够呢,负责进出口的机构竟然还要专门去西德做考察和评估。 拜托,这是我们企业自己内部的事。 可你们企业也有国资的成份。 行,我再忍,但是出国考察的钱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