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人民教师(求收藏求推荐) (第1/2页)
在沈光林的不情不愿中,他被数学老师一下课就给抓走了。 不能陪着莉莉上接下来的三四节课,甚为遗憾。 数学老师叫张作为,是很和蔼可亲的一个老头。 有同学问他跟张作霖有关系吗? 一个辈分的兄弟。 “同学,你是在哪个专业读书的?我在物理系没见过你呀?” “张老师您好,我不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只是因为对京大向往已久,我就是过来朝圣的,就像XZ的牧民一路跪拜着去布达拉宫一样,今天来上您的课,我感觉我遇到了心中的活佛。” 这话说的真巧妙,身处象牙塔的老师哪里听过这么不要脸的夸奖,简直秀的让人头皮发麻。 “那你是隔壁学校的学生喽?几字班呀?” 张老师也是想多了,竟然让沈光林自承自己是隔壁学校的学生。 “几字班”在青华大学也是很有意思的排序,在他们那里,入学是哪一年的就是“几字班”。 比如,78年入学的就是八字班,79年入学的就是九字班。 不过张老师明显是在自作多情,沈光林要真是隔壁学校的人肯定不会这么“谦卑”的。 因为青华就是京大的死对头,两家从教授到讲师到学生到门卫都是互相不服气的。 “我并不是青华的。” “人大?” “也不是。” “那京城没什么好学校了呀。” 张老师您这话有点得罪人了哈。 直接问他哪里来的不就好了吗,还玩猜猜猜。 “张老师,您不能这么说,京城的好大学还是有很多的,像北航,北邮,北外,京城科技大学...” 在后世,就是北理工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甚至京城印刷这样的二本学校实际录取线都高出一本线不少。 “那你是上述这些学校的学生么?”张老师没有悔改的意思,不过也没有再刻意贬低他们。 “也不是。” “小伙子,你这样逗我一个50多岁的老同志,好吗?这样好吗?这样不好。”老头子有些不开心了。 “张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其实我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并没有在京城读书,真的不是有意要消遣您。”沈光林交代了自己来历, “留学归来的?”张老师比较惊讶。 “是的。” “所以你在数学课上讲述的内容并不是你自己总结的,而是在别人的课堂上学来的?” “没错。” “也行吧,还以为你是个数学天才……诚实是个好品质。国外教学还是有他们的可取之处,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后都说,是时候向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了。”张老师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主。 八十年代正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最开始几年,也是“美分”“精日”“德吹”开始滋生的时代。 这个时候不少人都产生了一个错觉:觉得国外的什么就是对的,发达国家的一切就是好的。 西游记里面的那么多美女演员,移民的有多少个? 留在国内的又有多少个? 为什么搞航空航天的几乎没有清北毕业的? 早些年人才出国没回来,晚些年大家都去搞互联网搞金融去了。 沈光林对“国外神吹”的体会不深,因为在他的那个年代,中国已经没有人提要要向日&本学习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把目光放在了花旗国身上,甚至很多人在想着什么时候挑翻这个老大。 在他的那个时代,人们也更加爱国了。 尤其是留学生们,在海外更是听不得别人说一句祖国的坏话,每天都以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而自豪。 八九十年代,说国外的月亮更大更圆,说国外的空气更香甜的人不要太多。 沈光林不是这样的人,他从来都没有以自己是个留学生而自傲,他就是因为实在考不上青华京大才选择留学的。 而且,他能够留学麻省理工,也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更多的还是因为钞能力运用的好和英语学得好。 “那你学到什么阶段了?”张老师对这个还是比较关心。 “研究生还差一年。”沈光林仍然是实话实说,他怕编太多谎言将来会露馅。 “那你怎么有空来这里了,怎么还不赶紧回去读书?还有时间来旁听大一的数学课?” 张老师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 怪不得这小子表现的这么出类拔萃呢,原来是初中生在跟小学生比四则运算呀。 “回不去了,我是偷渡回来的,现在连个身份都没有。” 就是有身份他沈光林也回不去,现在的麻省理工可并没有沈光林这个人的任何资料。 “那是怎么回事?你犯了错误?”张老师的表情变得严肃了,毕竟刚从运动年代过来不久,大家都比较谨慎。 “张老师您放心,我身家是清白的,只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现在还没有身份。这是我的烈士子女证明,我并不是黑五类。” 沈光林拿出了上次领抚恤金时公安局领导发给他的证明材料。 张老师看的很仔细: “行吧,那我就不问你具体原因了,你之前在哪个学校读书的,这个总可以聊一聊吧?” 这个年代的人就是热心,什么事情都想知道。 “可以的,我之前是在麻省理工读书,学校位于花旗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部分。学校所在的城市是波士顿,我们学校跟哈佛离的很近,中间就隔了一条河,就像咱们京大和青华一样。” 麻省理工和哈佛两所学校确实只隔了一条河,距离很近。 在读书的时候,沈光林还去哈佛选修过课程,两个学校也是互相认账的,很是“友好”。 最能够证明两所学校“友谊”的例子就是一旦某学校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肯定第一时间怀疑是对方的人干的。 跟李蓉的“没见识”不同,张老师可是站在教学链顶端的男人,他知道“麻绳”理工的厉害。 “这可是所好学校,在花旗国乃至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