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治理 (第1/2页)
建城池的胡人,很快就被送走了。 他们没有之前的人口那么走运,没有被安顿在这新兴的城池里。 而是直接送去了北面,遥远的贝海儿湖畔。 但相比于原先在草原的生活,好处就是能够加入到陆庄的工分制度中。 这就相当于是有了一个铁饭碗。 意味着以后他们只要愿意动手,就不会被饿死。 而其实陆舟的领地里,还有过一段时间的混乱。 混乱原因当然不是反叛,而是因为生产制度发生改变,引起的茫然。 原先依靠放牧为生的胡人,突然却要拿起了锄头和铲子加入生产建设。 本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暂时还是不适应的。 而一些部落的头人,转身就变成了包工头。 这是根据塞外的情况,暂时折中一个最适合的制度。 毕竟人均文化水平皆文盲。 没有像中原一般,可以在一个完善的封建体制上进行延伸。 陆舟要是想从头到尾的打破一切那会很难。 就连奋斗两代人的建奴,也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循序渐进,才把官制政体全部完善,登上礼制大顶。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陆舟领土上的部落,在大棒跟资源加持下还算是逐渐稳定。 任命了大量忠心的部落头人监管,有优秀战功的人也会奖励领土。 在大方向上,还有乌拉这些狗腿子去随时震慑。 他们负责培养草原骑兵,提供少量物资和生产驯化。 而至于由陆舟直接管辖的人口,还是暂时按照工分制度来管理。 因为要有工分的分配,就意味着人口信息要有所补足。 陆舟之前势力微末,只是单纯的军事扩张,同时简单优化了分配制度。 当时是因为人口少,而且几乎全民皆兵,要建立民政体完没有必要。 可现在却显得有些吃紧。 “主子,这是刚编好的户籍册。” 乌拉这时递过来一本长册,这里边全部都是个人的户籍信息。 陆舟翻了几下查看:“嗯......不是很工整,但还不错。” 这是一本厚厚的册子,秘密麻麻的都是个人信息。 这里边当然只有居住在陆庄的那四千多口人。 是在乌拉原先记录的原始信息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这也是基本户籍制度的雏形了...... “这是你编的?” 陆舟有些明知故问。 乌拉则是有些不好意思,擦了擦额头,说道:“主子,这怎么可能。 上边那么多字,有很多我还不认识...... 这是吕不川在后方整理出来。 当然,这里面也有我的意见,我给他参考的!” 乌拉十分厚着脸皮说道。 “没事多跟吕不川学学。 下一步这些草原上的胡人,就交给你编制了。 历练历练,别出大幺蛾子了......” 陆舟再一次的鞭策。 “嗯,主子,我明白啦!” 乌拉忙不迭的点头、 陆舟闻言没说什么,只是挥了一挥手,又让乌拉赶紧把这段时间流入的妇孺都挑选出来。 该婚配的也都全部婚配了。 温存过后再挑选一些,送到大后方的陆庄里。 孩子进行教育,妇人从事手工上的活计。 毕竟陆舟现在建的这座城池,主要是军事防御跟工业的结合体。 外加是人口吸纳的前线。 实在不适合教育和居住。 那西伯利亚环境虽然荒芜,但在这个时代里胜在安静,还有相对现代化的生活设施。 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大后方,可以让这些在前方拼杀的士兵们更加稳定...... 乌拉连忙准备按照吩咐去做。 可刚迈开步子,又转过头来说道:“哦,对了,主子,还有一个消息。 就是听人说,那王一水跟几个壮丁婆娘的肚皮子......有了些动静......” 乌拉挤眉弄眼。 “这么快?” 陆舟愣了一会,可想来最早婚配的一批人,如今也是过去了两个多月...... 于是陆舟想了一会,又说道:“既然怀了孩子,那么便送回陆庄好生安养。 咱们不是又养了些禽畜吗? 这样吧......只要是户籍上的妇人,在陆庄劳作满三个月,怀有身孕后,每月可多领鸡蛋十个,马奶五斤。 生一个送头羊,生一双送木屋!” 三言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