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可怕的利润 (第3/3页)
姜大邺因为是最大投资方,也是最大客户商,所以经过激烈争执,取得了75%的股份名额。 新的航天制造基地就叫鲲鹏航空制造公司。 安-124,安-225的全套图纸经过菲菲和姜大邺一天一夜全面扫描后,已经被系统全面改良,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系列运输机。 安-225运输机是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机身长度84米,翼展88.4米。 安-225运输机仅生产一架,现归乌克兰所拥有。 经过系统改良后,整个飞机的外观,已经跟之前的安-225完全不一样。 整个飞机的机身长度和机翼的长度基本上变化不大。 整个机身头部采用的是完全流线水滴型的设计,能更有效的是风阻降到最低。 座舱驾驶舱内有6名空勤人员,四名空驾,一名装运卸货cao作员,一名特勤安保。 驾驶舱内所有的机载设备都非常先进,达到了欧美最新设计水准。 另外,还额外加载了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无线通信系统。 所有的cao作面板和开关,都有中俄两国文字标注。 驾驶舱后排大概30平米,有卫生间,沐浴房,卧室,甚至还有厨房。 机翼中央段后底层货舱上方为运以60~70名人员的客舱,全部拆除掉,转换为货运舱的一部分。 一个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尾翼,也恢复到了之前安-124原本的单垂尾设计。 原本的六个悬挂式的涡扇发动机,也变成了俩悬挂一内置布局的设计。 两边的机翼各悬挂一个鲲鹏一号涡扇发动机,机尾内置了一个矢量涡扇发动机。 这有点类似于战斗机的样式,不过这样的设计布局,能够更好地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减少在飞行航道上的30%以上起跑距离。 这就决定了安-225可以在全世界所有的大中型机场降落和起飞。 起落架部分,鼻轮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 而腹轮部分则是前后七组复轮左右共两排,总共有48个轮胎,比之前的设计多了16个轮胎,全是以油压方式上下。 其中前轮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由于大量采用了钛合金和碳纤维,整个机身内部都得到了有效扩涨,货舱长×宽×高:45.0米×8.4米×5.0米。 尽管机身扩大了,但由于运用了更加合理的设计,以及大量的复合材料的安装,所以机身的重量反而降低了一部分。 最大商载330,000千克,比之前重了80吨,最大起飞重量620,000干克。 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整个飞机的推力得到了大大提升,油耗相比之前也减少了40%。 整个飞机巡航速度850~900千米/小时,起飞平衡场长2200米,航程19200千米 整个机身内部都贴有两毫米厚的皇者保暖纤维,机身外部全部涂满了特种液态陶瓷漆。 就算是在炎热的非洲南部,或者在酷寒的北极,机身内部都能够保持正常的温度。 安-124的改良版,大致也跟安-225差不多,只不过只有两台发动机,整个机身小了将近30%。 载重量和飞行航程也自然而然的降低了一部分。 最大载货重量由原先的150吨提升到190吨,飞行航程1万千米。 姜大邺下的第一个订单就是80架改良版的安—225和20架安-124,预计总金额为180亿美元。 新的安-225和安—124的预计造价分别为2亿美元和1亿美元。 之所以会这么便宜,就是省去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费用和生产线设计费。 要知道安-225在此之前只建造了两架,其中一架还是半成品。 当时的费用是4.6亿美元,这还只是专门定制的生产费用,不是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费用。 要知道现在才是1996年,美元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强大的,中俄两国的人员工资也不是很高。 按照现在的石油价钱来算,新安-225每小时的运营费用是8000美元多一点,新安-124每小时的运营费用是5000美元多点,性价比都非常高。 假设国内的蔬菜平均价钱0.5元一斤,一吨就是1000元人民币,330吨,就是33万人民币,还不到4万美元。 冬季运抵到俄罗斯的平均批发价是三美元一公斤,也就是3000美元一吨,安-225飞一趟下来相当于100万美元。 除去运费,可以挣到70多万美元,如果回程能够运载俄罗斯的特产回到国内或者西方贩卖,又可以挣到一笔钱。 照这么一算,用新安-225跑商个二、三百趟,就基本上可以回本了。 这绝对是个暴利行业,利润可怕的要命。 也难怪老毛子这么急,想尽快开通航班,他们自己也可以大赚一笔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