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阳谋 (第2/2页)
出宫之后立刻把这些状况禀报上去,但是,面上却丝毫不露,反而展现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道。 “陛下圣明英断,实非臣之所及也,既是如此,那这桩事情,陛下是要臣隔岸观火呢?还是……推波助澜?” 想清楚了现在的状况,那么接下来自然是怎么办的问题,朱仪可不会觉得,眼前这位太上皇仅仅只是为了炫耀,就跟他说这么多。 不出意外的是,听到这句话,御座上的太上皇越发觉得眼前的朱仪顺眼了,直了直身子,他开口道。 “不仅仅是要推波助澜,而且,要大力支持!” 啊这…… 实话实说,朱仪听了这话,的确有些发懵。 这真的是一心跟皇帝作对的太上皇能够说出来的话吗? 虽然说,在太上皇发现了徐有贞的身份之后,他已经‘推测’出了皇帝的意图,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默契。 但是,朱仪很清楚,在朱祁镇的心中,仍然在和皇帝较劲儿,对于皇帝要推行的事情,这位太上皇最多就是袖手旁观不去捣乱,要说大力支持,这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 踌躇片刻,朱仪也有些想不明白,于是只得老老实实的道。 “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见此状况,朱祁镇眉头一挑,开口道。 “此前朕已经对你们说过,想要自保,想要保住太子的东宫之位,那么,你们和朕,就必须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但是,仅仅靠讨好皇帝,是不可能取得优势的。” “因为如此一来,我们能拿到的优势,都在皇帝的控制当中!” 这话说的慎重,和刚刚略显玩笑之意的朱祁镇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听到这番话的朱仪,也立刻打起了精神。 他没想到,这位太上皇竟然能看得到这一层,不错,如果抛掉朱仪真正的立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南宫和皇帝,现在已经达成了默契的平衡,皇帝给南宫机会积蓄实力,前提是南宫不会继续在朝中捣乱。 但是,这种放任肯定是有限度的,皇帝再看重朝局,也不可能把自己栽进去,所以,南宫能够扩张的势力,必定是有限的,也一定是在皇帝的可承受范围的。 可问题是,如此一来,对于太上皇来说,就避免不了最后失败的结局,原本,朱仪觉得,之所以能够形成现在的平衡,是朱祁镇对情势估计不足,或者是小看了皇帝的能耐,觉得能够博一丝生机。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猜测都是错的,太上皇明显早就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说,不是太上皇小看了皇帝,而是自己之前,太小看太上皇了…… 心中如此想着,朱仪面色一凛,也变得肃然起来,问道。 “所以陛下您是想……” “开海!” 朱祁镇抬头,目光穿过殿宇,不知落到了什么地方。 “别的不说,至少在这件事情上,皇帝的眼光是对的,其实,如果没有亲征之事,过上几年,朕也会重启下西洋之事,当初太宗皇帝派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带回了无数奇珍异宝,可见此事并非无利可图。” “如今皇帝要开海,那么,便助他一臂之力,皇店的事情,朕也听说了,海禁若真的开放,首先便是皇店出海,除此之外,便是商贾之流,这便是机会!” 话至此处,朱祁镇的神色忽然有些激动,身子微微前倾,盯着朱仪的眼睛,开口道。 “皇帝自以为能够控制一切,但是,如今的状况下,朝中诸多大臣反对,沿海各地原本能够攫取开海好处的官员,士绅,都被一扫而空,那么,如果你在朝堂上竭力支持此事,开海之后的好处,勋贵自然要分一杯羹。” “此路一开,你便是各家勋贵的功臣,而且,财源一来,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 “到时候,有些事情,就由不得皇帝来控制了!” 这番话说完,朱仪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他再次意识到,自己果然还是低估了眼前这位太上皇。 不错,开海会带来利益,原本,这份利益会被勾连起来的文官们给吞掉,毕竟,沿海一带有大量的官员和士绅,和那些走私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这些官员和士绅,他们又会勾连上朝堂的这张关系网,外来人想要进入道这个体系当中,难度非常大。 没瞧见,当初代王府刚到漳州的时候,都遭到了打砸吗?这就是这些人抱团的体现之一, 而现在,这帮人在大军的清剿下,被一扫而空,连带着整个福建的官场,都空了大半,这种状况之下,一旦开海,就势必要有新的势力来填补当地的空缺。 如果说,没有外力干涉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最终获得利益的人,仍然是随后再度成长起来的,新的本地士绅,但是,如今太上皇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在这段真空期内,利用勋贵强大的财力和权势,强占先机,咬下最肥的那块rou。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朝廷已经占据了主导权的情况下,剩下的到底是勋贵还是文臣,还是士绅来瓜分的问题。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推动开海,而且,要真正的起到大作用,这样在事后分割利益的时候,才能有底气,不会被皇帝给糊弄过去。 如果说这件事情做成了的话,那么一则勋贵开了财源,会感谢朱仪,二则,太上皇一党能够借此机会积蓄更大的实力。 有钱好办事,这话不是说说而已,要在朝堂上发展势力,不论是收买笼络人心,还是帮人解决难事,如果有银钱开道,不说无往不利,至少也能解决九成以上。 更重要的是,借勋贵的名义来从事贸易,皇帝那边,就无法把控,南宫到底通过开海,得到了多少的财富,又用这些财富,在暗中笼络了多少人。 这,就是太上皇一直在等的变数! 甚至于,如果说没有朱仪存在的话,或许便是那个,能够改变最终结局的变数! 而这一招最妙的就是,皇帝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否则的话,如果勋贵们也竭力阻止开海,那么,这桩事情,恐怕就真的要泡汤了。 所以事实就是,这是在赌皇帝到底有没有这个自信,觉得自己能够控制这个变数! 这是阳谋,而对于这么一桩阳谋,最终的结果,自然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