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 (第2/2页)
要知道,对朝堂局势做出准确判断的前提是,需要全面而精准的信息,可自从宫门跪谏之后,于谦就一直被禁足府中,朝堂之上的消息获取不全,尤其是天子拿到诉状的当日,雷霆震怒的场景,无论俞士悦如何想,都觉得天子是动了真怒。 这种状况下,于谦如果仍旧以自己之前对天子的了解来做判断,未必就没有偏颇的可能。 “我知道了……” 摇了摇头,为了避免于家人担忧,俞士悦神色上并未过多显露出什么,而是转向一旁的于璚英,道。 “想必你们也听说了,这桩案子的起因,是朱骥的母族有强占民田之举,所以,案情如何,或许才是救出廷益的关键。” “璚英你既然回来了,想必是对此案的内情,已经知道了,可否对俞伯伯详述一番?” 如今,于家涉案的人,都已经进了诏狱,最清楚状况的,只怕就是于璚英了。 然而,面对着俞士悦的目光,于璚英却低下了头,目光有些躲闪犹豫。 见此状况,董氏轻声斥责道。 “事到如今,你父亲,兄长都被连累下狱了,伱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内情如何,还不快说出来,你俞伯伯在此,难道你还想虚言欺瞒,让你父亲死在诏狱里头吗?” 于璚英的眼眶又开始有些泛红,见此状况,俞士悦叹了口气,安抚道。 “璚英,你不必担心,有俞伯伯在,一定会尽力保你父兄跟夫君平安的,但是,前提是俞伯伯得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否则,若是让那些和你爹不对付的人先查到了,在天子面前矫饰一番,才是真正害了他们,明白吗?” 闻听此言,于璚英吸了吸鼻子,点了点头,随后小声开口,道。 “不敢欺瞒俞伯伯,这件事情,我也只是听相公和婆母说起过一些,并不知道具体的情形。” “那日,我在婆母面前侍奉,相公前来为婆母请安,于是,婆母便说起她娘家寻上门来,说婆母的侄儿被无端抓进了县衙当中,让相公去问问情况,若是有冤情,不能被人欺负了去。” “相公本是不愿去的,但是婆母一再要求,相公不好违逆,故而当天便去县衙问了问,夜间回来之后,我多问了两句,相公说,是他的表兄和一个富户在买卖田产时产生了纠纷,那富户原本要低价卖田给相公表兄,结果后来反悔,诬告表兄篡改契约,以致表兄被抓进了县衙,之后的事情,我也没有多问。” “后来,过了大概一个月时间,相公回来告诉我,说那富户闹到了顺天府衙去,说相公纵容亲族,欺压百姓……” “所以你就回娘家找了于冕,让他到顺天府衙去?” 俞士悦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于璚英摇了摇头,道。 “相公说,那富户不过是厮闹而已,咱们占着理,他闹到御前也没有用,所以叫我不必担心,只是……” 话至此处,于璚英显得有些犹豫,在董氏的严厉目光下,她才低声道。 “只是后来,婆母听说了这件事,找我过去,说是那富户实在可恶,不仅要害表兄,还要害相公,还说顺天府已经接了状子,说不准什么时候要传相公上堂问话,叫我回娘家一趟,找人去顺天府说说情,所以……” “所以我便回府找了二哥……” 说到最后,于璚英的声音已经低的微不可查,头也低了下来。 “糊涂!” 俞士悦听到这,大约也就了解了事情的状况,拧着眉头低声说了一句,看着于璚英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道。 “你那相公是什么人,锦衣卫千户,正经的朝廷官身,别说是顺天府了,就算是刑部,大理寺,若无旨意,谁能拿他怎么样?” “何况,他是兵部尚书的女婿,这一点,顺天府的人会不知道吗?就算是于家没有人出面,也会被人猜忌是否有仗势之举,可这种最该避嫌的时候,你却反而回家找人,岂能不被人拿来做文章?” “璚英,你说实话,你那婆母,到底是担心顺天府为难朱骥,还是担心,顺天府查出什么来?” 说白了,俞士悦是何等样人,虽然仅仅是听于璚英的描述,但是,其中的隐晦心思,他又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说这桩案子,真的如朱骥那表兄所言,是那富户无理取闹的话,那么,朱骥的母亲,为何会如此着急? 朱骥不过是去大兴县衙说情而已,就算是真的依仗权势,逼迫了大兴县衙放人,那又能如何? 这案子其实也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朱骥一个锦衣卫千户,岳丈又是于谦这个兵部尚书,顺天府是得有多不长眼,才能去找他的事? 退一步说,朱骥是官身,没有皇帝的旨意,别说将他下狱,就算是传他问话,顺天府也没有这个权力。 这侵田案,如果真的涉及到朱骥的话,那么顺天府早该呈送御前请旨问话,怎么可能一直都没有动静? 朱骥母亲,好歹也是官家夫人,怎么可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这种情况下,她非要于璚英求到娘家来,大概率,不是为了朱骥,而是为了她那母家侄儿。 顺天府管不了官身,但是,一个布衣平民,却是管得了的,而且,朱骥毕竟只是个锦衣卫千户,他的身份吓得住大兴县令,可吓不住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只怕正是因此,朱骥母亲才急着找于璚英,让她来搬救兵,但是这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反倒说明了,朱骥的这个表兄,只怕未必是冤枉的…… 面对着俞士悦一连串的问话,于璚英也有些委屈,低着头默默流着眼泪。 见此状况,董氏一阵生气,道。 “还不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于璚英才勉强止住泪水,道。 “我……也是在相公被抓之后,又去问了婆母,才知道,确实是表兄串通大兴县的师爷私底下改了文书……” “可是,俞伯伯,你知道的,相公对此事肯定是不知情的,不然的话,他不会回护表兄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