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 (第1/2页)
皇兄何故造反?正文卷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这一夜,怀着心思的人,自然不止于谦等人。 另一处帐篷当中,朱仪负手而立,在他的面前,一弓一甲被整齐的放着。 外头是一阵阵的嬉笑之声,但是,帐内却一片安静,朱仪就这么默默的站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外头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帐外传来一阵走动的声音。 随后,清风走了进来,道。 “公子,阮公公前来,说太上皇召您觐见。” 终于来了! 朱仪的目光从面前的一弓一甲上移开,转过身看着清风,却并不急着挪动脚步,而是望了一眼外头,问道。 “现在什么时辰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贴身随从,清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好奇,闻听问话,他没有任何的犹豫,便答道。 “回公子,戌时初刻。” “戌时……” 朱仪轻轻的重复了一下,声音忽然变得极淡,即便是站在他面前的清风,也只能勉强听到。 这位小公爷说的是…… “掩耳盗铃!” 声音虽轻,但是,其中带着的嘲讽之意,却丝毫不加掩饰。 于是,清风低头,并不说话。 他当然明白,朱仪说的是什么意思。 今日在高台上,朱仪的话已经说到了那个份上,在不知真正内情的人眼中,毋庸置疑是在替太上皇站台,恶了天子。 这种情况下,成国公府表了忠心,太上皇就不能也不可能毫无表示。 所以,召见是必然的,而且,不会迟过今日,只有这样,在朝堂上,这种牢不可破的关系,才能真正奠定。 这就是朱仪一直在帐篷当中等候的原因。 但是,不得不说,太上皇还是缺了几分胆气。 毕竟,有了朱仪的那番话,之后成国公府在朝堂上的发声和表态,很多时候,就代表着太上皇了。 要么,太上皇不见朱仪,撇清关系,要么,就召见朱仪,向朝堂表明,成国公府,就是南宫的人! 而事实上,今天太上皇在高台上的所作所为,已经清楚显示出,他要将成国公府收到手下的态度了。 可这种情况下,太上皇还将召见的时辰拖到了现在,说明他不想太大张旗鼓。 说白了,他一边想要让大臣们知道,成国公府是他的人,一边又害怕大臣们借此弹劾他干预朝政,才拖到了现在。 要知道,这里是南苑,又不是皇宫大内,人多眼杂的,朱仪只要去见了太上皇,那肯定就是瞒不住的。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召见,说一句掩耳盗铃,倒是恰如其分。 躬了躬身,清风没有说话,但是,朱仪却知道他听懂了。 如此,便可以动身了。 于是,他笑了笑,道。 “走,去见太上皇!” ………… 行宫当中,朱祁钰靠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本资治通鉴,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 底下站着的人蟒衣华服,不是别人,正是东厂提督舒良。 “皇爷,就这么多,说完之后,小公爷就跟着阮公公去见太上皇了。” 搁下手里的书卷,朱祁钰饶有兴致的望了一眼对面灯火通明的太上皇居处,道。 “他倒是个谨慎的人!” 毫无疑问,朱仪说这番话,就是在向他表态。 虽然说,关于幼军之设,本就是朱祁钰给他的授意,但是,有些时候,所谓流言猛于虎。 朱祁钰自然是知道朱仪的身份的,可外朝的人都不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有不少大臣坐不住了。 “外头还有什么动静吗?” 还是那句话,南苑人多眼杂,这其中眼线最多的,自然是舒公公的东厂。 所以,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是清清楚楚的。 闻听天子问话,舒良便紧着道。 “回皇爷,除了小公爷那边,傍晚于少保邀了俞次辅,昌平侯,靖安伯三人小坐。” “外间听着,像是于少保想派杨杰和孙勇二位将军,前去边境主持选拔人选,填补府军前卫。” “不过,被昌平侯婉拒了,说是杨世子身子骨弱,经不起长途跋涉。” “拒了?” 朱祁钰有些诧异,不过,想了想杨杰的身体,倒也释然了。 和于谦不同的是,他很清楚杨杰的立场,也非常清楚,杨洪为什么要帮朱仪。 而且,虽然他和杨杰面对面的打交道只有一次,但是,通过朱仪和舒良等人的反馈,再加上那次的奏对,让朱祁钰对这个少年人,还算是颇为了解的。 杨杰是个聪明人,虽然性格上有些亦正亦邪,但是,那不过是因为,他自幼被一个人丢在京城,常年如履薄冰养成的习惯罢了。 至于杨杰自己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 而如今的杨府,不夸张的说,杨杰能做得了大半的主,反倒是杨洪,在经过之前的风波之后,对自己这个儿子的意见,往往多加采纳。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杨洪之所以会拒绝此事,就单纯的是担心杨杰的身体而已。 当然,在不清楚杨杰的份量以及这背后的种种的时候,杨洪的有些举动,的确让人疑惑。 不过,让朱祁钰更加在意的是。 “你是说,于少保,特意请了杨侯和范都督过去,就问了这一件事?” “是……” 舒良点了点头,道。 “昌平侯和靖安伯离开之后,于少保和次辅大人,还密谈了小半个时辰,只不过,在送杨侯出门的时候,次辅大人屏退了左右,让自己的心腹在外头守着,所以,不知道谈了些什么。” “后来,次辅大人出来时,小的们瞧着,似乎是面色不大好看,也不知是不是和于少保起了争执。” “争执?” 朱祁钰摇了摇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笑了笑道。 “那倒不至于。” 不知为何,舒良忽然感觉,天子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变好了起来,片刻之后,天子的笑意微收,叹了口气道。 “朱仪这次事情办的不错,本该赏他些什么,可如今……你回头将朕的话带给他,就说,成国公府的丹书铁券,不会久放在宫中的,让他不要着急。” 这话一出,舒良的脸上也浮起一丝笑意,拱手道。 “皇爷明鉴,只怕在小公爷心里,什么赏赐,都比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