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 星海西飞 (第1/2页)
“你韩松林可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说说吧,你想要做什么?”韩松林轻咳了一声:“我就是想要问问,有没有研制大型战略运输机的计划?” 韩松林的话一出,大家相互间都看了看;说韩松林来打听国家战略而想要做点什么坏事,大家不会相信的。 人从来不看其所什么,而看其做什么。 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发计划,国家层面上还真的没有! 此时,人们在思想上面,还是一个倾向和国外进行合作,直接买人家的运输机。 至于说自己投钱来进行研发? 研发投入太大,扛不起。 最为重要的一点,钱投了,有的时候,居然看不到响,这可就比较麻烦。 对于做出投钱这个决策的人来说,就属于决策失误。 谁都不想要在自己的履历上面落下决策失误的记录,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不要做出有风险的决策。 不能够拿国家的钱去打水漂。 整个办公室内,短暂的安静,大家目光都相互的看了看之后,没有说话。 作为军方来讲,肯定希望有自己的战略运输机来提升战略能力。 可这很多事情,并非光想,就能够成的事情。 “现在还并没有这个计划!” “这样子的啊!那看来,这发动机,造出来也没有什么用处啊!”韩松林一副失望的样子,心里面在想着,应当如何拿到星海集团能够进入到军品生产和研发领域当中的机会。 老者不接话,就看着韩松林。 这小家伙在老头子面前还装呢。 韩松林见老者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了,干脆的,也不装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至于说能不能成,那就看领导们的决策了。 “首长,是这样子的。如果国家没有研制战略运输机的计划,星海集团愿意承担起这个任务,只是需要国家能够提供上技术和人才上面的支持,至于说资金问题,由星海集团自己来解决。” 自己来解决资金问题,口气甚大啊! 可想到星海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吧,现在很多科研人员,纷纷的从研究所辞职,都去星海集团了。 星海集团整个科研队伍膨胀的厉害。 当然大量科研人员的不断加入,也让星海集团的研发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刘成洪此时倒是有些不好开口,支持韩松林吧,显得有些太刻意了。 毕竟韩松林以前是自己手下的兵。 “领导,我觉得韩松林同志的建议,还是可以的。” 韩松林的建议可以吗? 当然可以。 国家现在没钱来搞研发,那由星海集团来,那一点问题都没有。 星海集团成功了,就是华国的成功。 军方进行装备采购,反正都是面对国内的企业,谁家的装备好,就采购谁的。 韩松林在京城待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顺利的给星海集团拿到了一个军民融合的试点单位。 就是说,星海集团可以研制和生产军事装备,但是得要向主管这块的部门进行报告和备案。 离开京城之后,韩松林就去了长安,和西飞集团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 那就是共同的成立了一家星海西飞航空制造公司。 星海西飞在管理模式上面,采用星海集团的管理模式,就是重研发和技术。 将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提升到和星海集团同一标准。 当然了,管理层的工资水平,那也一样的得到了提升。 星海集团拿安-124的技术和资金入股,西飞集团拿之前在大飞机上面的技术预研还有人才,以及一定的设备入股。 星海集团获得了整个星海西飞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西飞拿到了百分之四十。 星海集团要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被同意的! 可面对星海集团拿出来安-124的技术资料,以及星海集团还从乌国弄来的航空设计专家以及大量的生产设备。 说实话,星海集团想要在短时间将安-124在华国复制出来难度比较大,可只要给星海集团时间,还真的可以给搞出来。 当然了,星海西飞并不是说就要简单的复制安-124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