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5章:不甘心的章子亦 (第2/3页)
三天》开始了追星的历程,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们追的是导演; 看完《一代宗师》从影院里出来,两人少有的对电影各执己见; 前段时间各大媒体、影评人对章子亦在电影中的表现,赞誉之声近乎响彻内地影坛; 但肖佩云却不这么看,她觉得梁超伟的叶问,一点都不比她差; 很多人说这电影里,叶问根本不像主角。他的戏份似乎比宫二还少,甚至,叶问的性格在这部电影里平淡不彰,不讨喜。 但肖佩云觉得这恰好是这部电影的好处。 就像你看到一个人,他的优点写在脸上,固然清晰,但也难免符号化。 孟轻舟的叶问不是甄子弹的叶问,不是靠拳打脚踢日本人获得观众认可的角色。 孟轻舟的叶问,也热气腾腾的打,也心平气和的听曲儿,也说“饼是天下”这种大格局的话,也说“一约即成,千山难阻”这种情真意切的誓言,也爽约,也念旧情,也真被生活压得难受,也能熬过去; 是个血rou清晰的人物。 可又想,如果只是有血有rou的真实,也不值得那么喜欢。想来想去,还是因为他确有其他过人之处。 年轻时宫二劝叶问不要只顾眼前路不留身后身,最后发现叶问比她走得更远。武林终结时,有悲欢离合,有人不愿离场,他们最后都无奈的留在了那个时代。 叶问只是个痴迷武学的纨绔子弟,从来没加入过什么帮派,也不计算自己的江湖地位,去跟宫宝森“搭手”还是被别人推举的,他心中没有江湖,只有前面的高山。 于是他在武林逝去之后,还是达到了宗师的境界。 在小肖看来,《一代宗师》里的叶问是很潇洒的。 这潇洒不是因为他冠绝武林,风流倜傥,而是因为他心无滞碍,懂得大成若缺。因此,他和宫宝森、宫二、马三、丁连山、一线天等所有这些人比,命运都是不同的。 不去刻画这些人,又怎么能让观众懂得叶问的不同。 心无滞碍和大成若缺,这两件事在今天的国内影视圈本是奢望,怎么能指望观众共鸣。 但有人愿意去塑造这种角色,还是好的。 “我觉得这是章子亦塑造人物最好的一次,想不到孟轻舟这么年轻就能拍出这么精彩的艺术片,太厉害了!” 是的,很多人看完电影,都觉得是一部文艺片,区别在于,很多的情感和遗憾,都用功夫的方式在体现; 而最大的感慨,《一代宗师》的每一帧都像壁画一般的瑰丽绚烂; 赵洪不甘的摇摇头,慑于女友的强悍,不再辩解,但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打开了电脑,洋洋洒洒的一片观影体验一气呵成; 当然,他笔下的主角,只能是梁超伟! 作为微博上小有名气的影视博主,赵洪有他自己独有的观影视角; 从《一代宗师》目前收获的奖好评来看,似乎章子亦是演员里所得最丰厚的,然而窃以为,梁超伟的表现依然是水准之上的,并不像某些人所谓的“《一代宗师》几近全是宫二的戏,梁超伟又一次重复自己,还不如张震抢眼,张震来演叶问也行,只是孟轻舟不用罢了。” 梁超伟在此片中的表演,我以为是他自己十年前都无法拿下来的表演,正如前面有人说的,那不只是表演天赋范畴,也涉及到了人生经历范畴,只有够成熟的演员才能演叶问一角。 “咏春拳”有它独特的特征,以“守”为攻,看起来招数简单,实则深奥,内功深厚,大象无形上善若水,“咏春”的特质也是叶问本人的特质,文若其人,拳亦是。 若做到这般“大象无形”的境界,演员的表演离不了两个重点, 第一是要稳,稳住整个局面,方见宗师气派, 正,气质清正; 前者需要表演的沉淀,不是年轻后生能镇得住的,而后者跟天赋有关,有些演员就是个性化演员,比如吴镇宇,他的气质就离“正”有距离,尽管这不妨碍他是个一流演员,但是他未必适合演叶问。 《一代宗师》让我惊艳的是梁超伟表现能力的“层次感”,我挑了片中四次较大的打斗场面来举例。 片头开场便是第一次雨中打斗场景,一个对付多个,几乎对手的招数都以“毒辣凌厉”的攻击为主,而叶问以“守”为攻,步步逼退对手,这时候看梁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平静淡然稳稳当当,与对手好胜狰狞形成明显对比,这场打斗以叶问口白“功夫,一横一竖”结束,此时开始出片头介绍,正片开始了。 此处打斗场景,梁超伟的表演的目的是“向观众介绍‘咏春’的特质,这是怎样的一种拳术,以及练这功夫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具备怎样的品质与风格,为接下来人物的境遇做性格上的铺垫”。 片中第二次大的打斗场面是叶问接受宫宝森的挑战,跟南方高手在金楼过招的场景,这期间的镜头给了很多梁超伟的面部特写,微微上扬的嘴角,自信闪亮的眼神,以及换招换对手时候的不张扬的淡淡的调侃“你这串爆竹不怎么响么?”。 此场打斗切磋,梁的表演突出的是“叶问的宗师气派”,叶问对这场切磋,倒不是轻薄对手,只是高手过招,知别人的分量,也懂自己的进退, 同时,这场切磋之后,观众也意识到了,宫宝森这个位置让给叶问是让定了,也因此,后面跟宫宝森的“武戏”便改了“文斗”, 因为这场切磋中叶问的武功已经合格了,如果再次跟宫宝森来一次武戏,属于重复,剧情不需要。 片中第三次打斗场景是宫二不服,再约叶问比武,这场戏拍得真是太棒了,一转先前配乐的南音和京剧的苍凉,转为抒情歌剧,整个气氛瞬间转“柔”了,两方的身体拉扯动作明显加强,打斗很多都趋“男欢女爱”的暧昧姿势,更有一场明显的“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