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八十五章 出兵 (第1/1页)
另一边,张郃兵到处,果然见武库之外,有不少军马,张郃见状,即刻命令镇压。 双方兵马顿时厮杀在了一起。 两方直直厮杀到六更天明,张郃才猛然发现对面乃是羊衜,急忙询问道:“太守为何在此?” 羊衜也诧异道:“我得了消息,说这些士族想要以粮草和武库声东击西,然后去开城门,早先便派人让将军前往看守各城门,我亦诧异将军如何到了此处?” “哈哈哈,羊太守难道认为只有你能安插眼线在我等世家之中,我等安插到你身边不得?你虽得了消息,送不出去,又有何用?还让我们把信息调了包,真可笑至极。” 双方正互相惊讶之间,早有士族领着关羽军杀到,临近听见二人疑惑,不由出声笑道。 原来五更时分,邓凯在上党士族的接应之下,自东门杀入城内,先占了郡府后,便径直往此处杀来。 张郃羊衜二人本有话互相询问,见敌军杀到,顿时大惊。 见城被攻破的二人,知道已然无力回天,只能领着败军,往北门杀出。 “报将军,城门处有动静,似乎有敌军要出来。” “什么?敌军?” 习珍正奉命于北门之外,随时准备上党城内的士族接应开门。如今听了小卒如此回报,顿时吃了一惊。 “关将军不是说会有人接应我等杀入城中么?怎么成了敌军出城了……” “是了,想来是其他门有我军杀入,城池不保,所以敌军才要从此突围。” 习珍开始一时茫然,不过很快一拍大腿,又想出其中缘由。 想通事情经过的习珍,连忙下令道:“此必然是敌军战败想要突围,诸位与我上前拦截敌军。” 说罢,便领军杀向城门去了。 “怎么这里还有一支人马?” 张郃与羊衜刚出城门,便见习珍领兵围杀了上来,顿时吃了一惊,不约而同道。 “事情已然到了这种地步,唯有以死相拼,方才能寻得活路。” 不过二人很快便回过神来,知道这种时候,只能死战突围了。 两军交接,一番好杀。 此时的习珍并非当日战败时候,虽然知道自己武艺不敌张郃,但只有士卒不崩溃,驱兵作战又有何可畏惧的。 因此习珍见二人出来,一边驱兵截杀张郃,一边领剩余兵马去战羊衜。 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羊衜乃是文人,即使学了点防身手段,又如何和习珍相比。 故而习珍来势汹汹,颇有不拿下羊衜不罢休的意思。 两边厮杀不断,习珍领着亲卫精兵,在乱军之中,直取羊衜。 羊衜兵马,先被夺城、再经战败,如今又被截杀,士气早已经跌到谷底。 因此习珍杀将过来,可以说是毫不费力。 习珍马到近前,仅二合,便将羊衜打下马来,生擒了此人。 随后,习珍便让左右高喊羊衜已被擒拿之事,羊衜人马顿时武器纷纷脱手,个个投降。 习珍见状大喜,留下少许人马在此地,再次转向,杀往张郃处去。 另一边的张郃在战场之上,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若不是想要多带些兵马离去,只怕此时早已不知到了何处。 此时张郃见习珍这么快就解决了羊衜,转头向自己杀来,顿时大怒不已。 当即持枪飞马,向着习珍悍然杀去。 两马交接,战不三合,习珍已然落于颓势。 然而此时城门处有大军涌出,声势骇人。 张郃转头看去,乃是邓凯、周仓领兵马杀到,顿时脸色大变。 而习珍见是自家人马,则是欢喜不尽。 当下张郃见敌方援军已到,不再与习珍纠缠,调转马头,拍马而去。 习珍被张郃压着打,如今见张郃离去,也不敢直接追击。 只是打算和邓凯、周仓合兵之后,再行追击。 经此一战,关羽不仅顺利拿下上党,还拿下了壶关,打开通往冀州的大门。 而张郃三万兵马,大多陷于城中,不是被杀便是投降,只留得几千人杀出城门,结果被习珍截杀,离去时只剩下千余人而已。 “末将不辱使命,顺利拿下上党城。” 随着关羽如入城,第一个杀入城内的邓凯兴奋的对关羽汇报道。 “好好好,邓将军此次先入城中,又占郡府,驱张郃,开其余城门,当为首功。” 关羽听得邓凯汇报,十分欢喜,当即大手一挥,便记录他为首功。 随后关羽给众人分功请赏,又大摆庆功宴,至三更方休。 “报君侯,关平将军已然回来了,正在大堂之中,想要与将军回命。” 次日,关羽刚醒,便听到侍从回报,顿时大喜不已。 急忙出去相见,待关平复命之后,关羽笑道:“平儿,你回来的正是时候。我正要出兵太原,却又恐后方被人袭击,你回来我便无忧虑了。” “对了,你把杜畿一家送到长安之后,军师是如何说的?” 关平回道:“军师对父亲的说法也感到好奇,也试着想要说服杜畿,几番下来,杜畿依旧只是沉默,想来可能要等伯父从司隶回来再做打算。” 关羽听了,只是点头不做声。 父子又叙说良久之后,便召集众人。 关羽见两排文武,便笑道:“张郃残部往太原而去,所余兵马不过千余人而已,壶关又被我军拿下,他必然无处补充兵力。我想趁此机会,席卷并州,各位以为如何?” 廖化出列道:“君侯所言十分有理,当此时候,正是曹魏并州无兵的时候,正是拿下此处的好时候。” 见关羽、廖化都如此说,其他众人也纷纷附和。 关羽见众人都是赞同,便开口按自己规划道:“既然如此,廖化何在?” 廖化再次出列道:“属下在!” 关羽道:“我与你六千人马,自成一路,先取乐平郡、再取新兴郡,此二郡皆是小郡,兵马又少,你可能担此任?” 廖化慨然回道:“必不辱使命!” 关羽见廖化如此有信心,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关平何在?” “末将在!” “我着你两万三千人,自成一路,径取太原郡,次取西河郡,最后与廖化共雁门,你可能担此任?” “末将能当!” “习珍何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