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看了这封信,好想有个meimei (第1/2页)
吃完中饭从食堂出来,排长凌建科把三个班长喊到篮球场商量事情,新兵们则由各班班副带回宿舍休息。 五班宿舍。 杨科明拿着那封来信,坐到墙边又开始了品读。 “写的什么呀,看把‘科长’都感动到流泪了!”胖子张森林“嘿嘿”笑着把脸凑过去。 “科长”是五班的兄弟们给杨科明取的外号,虽然级别不是太高,但人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话说张胖子这货就想占个便宜,瞅几眼人家信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没什么。”杨科明用一个巴掌把眼睛半遮半掩的。 他没有流泪,只是眼圈略微泛红了些。十八九岁的小年青嘛,但凡遇到一点情绪感染,眼睛里就容易进沙子。 张胖子之所以采用夸张的说辞,那是为了虚张声势,从而引起班里其他人的注意而已。 “我考,你还说没什么?我都看到前面几个字了,写的是‘明哥哥’。”张森林伸长了脖颈,一副求贤若渴望眼欲穿的样子,见杨科明没吭声,他舌头打转,舔了一圈嘴唇,继续和人家套近乎,“女朋友写来的吧?” 捂眼的杨科明摇摇头,予以否认。 “你问问班里兄弟们,谁信呢?”见班副路阳朝也挺关注这边的,这货立马拖人家下水了,“路班副,我就问你信不信?” 路阳朝笑笑,手指隔空戳了几下张森林。 对这个问题他也不好回答,不管说“信”,还是说“不信”,对杨科明而言,都需要当着众人的面,来分享这封信,才能有效地堵住某些人的嘴巴。 来信开头写的是“哥哥”,而非张森林说的“明哥哥”,尽管两者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意思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其实新兵来部队后,干部和班长们都是鼓励他们写信回家报平安的,只是有些人懒,不想动手写而已。 在犹豫了几秒后,杨科明还是选择把信递给了张森林。 “么的张胖子,你那普通话搞得标准一点,别嘴里好像塞着一个大萝卜,说话含糊不清似的。”平日里喜欢和张森林互怼的张坤延,直接瞄准了目标就开火。 “你特么嘴里才有根大萝卜!天天喊劳资‘胖子胖子’的,劳资是吃你家饭了,还是喝你家的水了?”张森林虽然个不高,但体型摆在那里,四方脸看上去长得又有几分粗暴,所以面对人高马大的张坤延,他是一点也不在乎。 见对手被怼得不吭声了,张胖子很识时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字正腔圆地朗读起来。 哥哥: 你好! 今天是星期六,我运气真好,放假回来就收到了你的来信。 我告诉你呀,你的这封信,爷爷、奶奶、爸爸和mama让我连续读了两遍给他们听,mama甚至夸张地说,你写回来的信是百听不厌。 你在信里面写到,“脚一踏入部队,你就感觉到很温暖”。 他们让我问你一个问题:部队里很“温暖”,是不是因为天天有炉火烤啊? 哥哥你别笑! 你别觉得他们提出的问题幼稚,这都是因为太关心你的缘故。 自从你上个月十二日离开之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 我悄悄地告诉你:你走的那天晚上,奶奶和mama还在烤火屋里抹了好久的眼泪,她俩是担心你孤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的身体。 还有啊,那晚半夜三更的突然刮起了大风,呼呼呼的风声仿佛是在为你们这些热血男儿吹响冲锋的号角。 也不知道meimei用的比喻方法是否恰当? 如果你觉得好笑,记得一定要找一个寂静且偏僻无人的角落,最好是不要把眼泪笑出来。 不然的话,战友们还以为你落泪是因为meimei的这封信,把你给彻底感动到了! 前天上午,老家这边下大雪了,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令人感到生疼。 书上说的是“瑞雪兆丰年”,我们全家也希望这场大雪,能把板栗树下面藏着的那些害虫全部给冻死,这样的话,明年我们家的板栗才能获得丰产又丰收。 你说说看,是不是非常希望meimei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呢? 爸爸和mama在村办的那个板栗厂里当“临时工”,每天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早出晚归,虽说当“临时工”挣钱不多,但他俩却舍不得丢下,他俩希望多挣些钱,一是供我将来读大学用,二是给你存钱了,将来......哎呀,meimei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你十八岁了,算是个成年人了,意思你都懂的。 家里一切都好,你别挂念。 二零零零年的腊月,你在大姑家捉回的两头猪仔,爸爸挑的那头长得欢的,杀了给你办的酒席。 至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