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出发,演习去 (第1/2页)
“XX七号演习”的日子,如期而至。 赶在出发之前,梁荆宜把花了两晚上时间,猫在食堂写的交给了班长。 因为担心别人看到了说三道四,他把上交的地点,选择在食堂后面的四百米障碍场。 父亲是个老党员,打小自己就耳闻目染了党的各种先进性,虽然感觉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距离党员的标准还差得远,但是他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和脚步,却是从来也没有松懈和停止过。 宗儒麟的表情有些惊喜,他吸了吸鼻子,随即收起梁荆宜写的:“你小子挺会挑日子的嘛。说不定这次演习,你表现好了,还特么会火线入党呢!” 不管班长的话是真是假,是鼓励还是安慰,梁荆宜都不想再拖下去了。即便是不出去打演习,他也会这么做的。 班里的兵想进步,班长自然鼎力支持。 这份于当晚,就被宗儒麟送交给了第二党小组组长钭星宇。 四班演习留守的人是杜军安。 宗儒麟给出了无敌的解释:这是连队的安排。 而且他还当着全班的面,安慰杜军安说:没有出去参加演习的人,也会有纪念章可发。 杜军安自个猜测,这次没能出去参加演习,与自己找陈龙永说,要到猪圈当“接班人”,还是多少有一点关系的。至于班长说的那个演习纪念章,如果有的话,总比没有的好。 这次出去演习的地方,是在CT县,距离部队驻地,大概有接近三百公里的路程,而且CT地处M北,靠近JX省的RJ,所以夜间的温度会比较低。 听连队JX的老兵说,弄不好这次出去打演习,还会遇到下雪的天气。 可后来在演习中,老兵口中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出现,甚至连雨都没有下过一滴,CT真的是一块福地。 指导员范平礼在出发前,要求所有外出人员务必带上大衣,主要是夜间站岗要用。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CD的晚上确实冷,站岗穿上大衣,还是顶不住,最后没办法,连当地老百姓的稻草都给用上了。 无线班唐星星、侦察班郑建平、一班刘胜海、三班修福立、五班钟勇世,六班蒋古日...... 这次留守的人员,全是齐刷刷清一色的九八年新兵。 其实也并不奇怪,老兵们都是这么说的:当兵三年,如果连一次大型的演习,都不参加的话,那三年的兵,可以说算是白当了。 新兵自然与老兵没得争,连队干部也会适当偏袒老兵。 毕竟两者一比较,新兵以后参加演习的机会,无疑还是比老兵要大一些。 炮排留守的新兵,普遍都是炮手,相较于瞄准手,炮手的技术含量略低,所以被留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唐星星这次又被留下,多少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上个月,没能出去参加年度实弹射击,连长马斌正可是答应他,“XX七号演习”时要他出去的,可怎么又食言了? 至于食言的理由,领导说了,因为这次演习更累,他担心唐星星的身体吃不消。 身体吃不消??? 唐星星面对这个拒绝的理由,感到全身乏力,他懊恼地反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废了? 尽管这个问题,他已经反复问过自己无数次了。 出发了,在八日的那天凌晨六点,整个一营的车队就开到团大门口完成了集结。 这比实弹射击那次,还要提前了整整两个小时。 单兵食品还是和上次一样,发的是压缩饼干,不过是两袋,毕竟距离远,一袋恐怕不够吃。 四炮车车厢。 “白天在摩托化机动中不会停车,这个壶,就是拿来干这个事的。”宗儒麟把手里的那个塑料玩意,往下身一放,嘴里发出“嘘嘘嘘”的声音。 车厢里的人纷纷笑了,虽然都是大老爷们,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干这事,怎会不显得尴尬? “我把它挂在这里了,至于你们用不用,那就不是我所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