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3、难题 (第1/1页)
“既然孔明亦以为当严法,即日起,自孤以下,不得食牛rou,旦有违禁者,无论何人,同罪处之!” 作为两个心腹都认为的确需要严令禁止,刘备也就不在随之下令。 “主公圣明!”刘玄拱手而道。 众人亦拱手回应:“喏!” “仅凭禁食牛rou,耕牛恐任然不够,未审显圣还有他策?”众人回应之后,刘备仔细算了一下,就算是禁杀、禁食耕牛,那也一下子也可能将牛价打下来,而春耕在即,哪里有这么长时间等? 这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便不由不让刘备再次发问。 “主公勿急,且听玄继续说!”听到刘备询问,刘玄不疾不徐说了一句,然后接着说:“单凭禁杀肯定耕牛还是不够,主公可找荆州豪右购买耕牛,十年之后还清买牛之钱,或以牛价分为十年,每年偿还一定钱财。” 刘备的财力肯定是不够购买太多耕牛,然而刘备可以与大户商议,分期或者借贷方式。 这种事也并不稀奇,古来有之,最著名还要数无盐氏,有载: 这故事乃是,吴楚七国之乱时,长安城中的列侯封君要从军出征,国家需借贷有息之钱。 而放贷之人则认为列侯封君的食邑都国均在关东,而关东战事谁也无法料定,于是没有一个人看借钱。 只有无盐氏拿出千金放贷给,但是其利息为本钱的十倍。拿到钱的朝廷大军,在三个月后,平定吴楚叛乱。 一年之中,无盐氏得到十倍于本金的利息,以此富致与关中富豪相匹敌,有此可见,汉朝借贷并非什么稀罕之事。 虽然刘玄的方法,与之略有不同,但胸有大志之人,必然知道如何选择。 “主公也可谴人入江东、益州、汉中、交州、襄阳诸地购买耕牛。江东、益州、汉中、交州可与官府商议,如若不肯,我等再从牛贩手中购取。” 荆州如果不卖,那就去江东、益州、汉中、交州甚至还可以去北方购买,总会有人铤而走险卖给刘备。 毕竟牛非马。 要是卖马,一般人不见得有这么大胆子,但是买牛情况就大有不同。 虽然不见得能买到多少,但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庞大的数量。 “如果还不够,则按玄原先保甲制度,每保由官府出借耕牛一头,耕地十年,加偿还一头牛犊于官府,则牛归百姓所有,期间牛所供养吃食,则由百姓料理。” 这是刘玄避免刘备势力微弱,无法专心养牛,于是将任务派发给百姓。 这个政策还是刘玄从宋朝养马制度脱胎而来,虽然宋朝养马废,但是用来养牛还是不错的,且刘玄还经过精心调整,让他更符合眼下社会。 养牛不比养马,养马弄不好就会养废,根本毫无战力。 牛就不同了,什么都吃,只要不发病,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以一头牛犊偿还,也并不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比如东边三户需要交一头牛犊,西边同样也需要,于是双方可以凑在一起让牛配种,则足以在数年之内,偿还债务。 相比于偿还钱,偿还牛犊更加轻松。 耕牛一般正常工作寿命都在三十年左右,也就是意味着,两保在这期间内,让牛生出两条小牛犊,就算是不亏了。 若是运气好,多生了几胎那可就赚了。 诸葛亮发现这个政策,还是有些小小瑕疵,遂发问:“若是耕牛未曾诞生小牛,便意外丧命何如?” “如此,便将死牛归于官府,由官府再出借一牛,下次偿还需两头小牛!若是发生天灾、瘟疫等人力不可抗拒之因,则只需将死牛还于官府,由官府再出借一牛,下次只需偿还一牛即可!” 对于诸葛亮的问题,刘玄也早就想过。 完事总有意外。 万一牛还没生下牛犊,突然间病死,或者摔死,甚至于难产而死,刘玄都有应对方法。 而且还把一些非人力可抗拒因素算在里面。 一旦遭遇地震、洪水、瘟疫等灾情,只需要拿死牛做抵偿就可以。 紧接着诸葛亮又来了一道问题:“如若放牛之时丢失,或者放牛之时,被天雷击中何如?” 的确,如果牛丢失了,也就意味着是人力造成疏忽,以百姓自己可能是无力偿还。 最后岂不是让一头牛,逼死三户人? 这种问题还真不能不做预计,毕竟大人忙于农活,放牛之时,必然是由小孩放牛。 而小孩子玩心极大,丢了耕牛实属正常。 由此诸葛亮这一问,刘玄也不知如何作答,低头想了一下之后道:“如这等疏忽,则必然有百姓偿还,如若无力偿还,每户出一人服役三年,长史以为如何?” 这也是刘玄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 民生囧困,如果真遇到这种事,百分之百,普通百姓无法偿还牛价。 只剩一身体力的百姓,也只能由服役偿还。 也就是等于,所有一切都由官府兜底。 其中弊端显而易见,那就是官府压力太大,很有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率先崩溃。 是故刘玄一席话后,诸葛亮迟疑不决,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没办法之下对着刘备说道:“纲纪所言亮以为可行,然还需细细斟酌……” 事关刘备发展,诸葛亮也不可能匆忙之间做出决断,且刘玄的办法,看起来的确是眼前可行方法。 总不能真的因为耕牛丢了,将三户百姓,全部诛杀。 那样和桀纣又有什么分别? 这个问题难倒了诸葛亮,刘备同样不可能还有什么高明计策,遂征求文武意见:“诸君以为如何?” “臣窃以为,长史之言诚谋国之言,此事还需细细处理,万不可匆匆而定!” 诸葛亮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有什么话说? 且刘玄这个难题也不是针对傻子和智人,而是单纯的一个抉择问题。 是官府承担,还是百姓承担。 起码而言,刘玄的折中办法还是挺好的。 五个人每人服役三年,也就是平均一保需要服役十五年左右才能偿还。 十五年修墙、挖河、押运、修路、搭桥等工作,也足以抵消一头牛的价格。 同样也可以让他们吃够教训,珍惜耕牛。 只不过细节问题还是需要处理一下。 毕竟刘玄说出来的的政策,都只不过是草台班子,具体如何cao作,还需要慢慢处理。 “既然如此,下去之后,劳烦诸君细细思索,此事到底如何行之!” 刘备也不着急,现在才二月不到,有的是时间处理细节问题。 而且购买耕牛,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敲定之事。 暂时根本不用太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