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超巨星_461 下一个超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61 下一个超巨? (第1/2页)

    威斯特**球场。

    欧冠18决赛次回合。

    球场比分牌上显示着两队的比分。

    多特蒙德:3.

    尤文图斯:0.

    总比分5:2.

    比赛时间才刚过去30分钟。

    尤文图斯在场上进一步放慢了节奏,整体阵型更注重后场防守。

    慌了。

    乱了。

    先冷静下来。

    贸然地向前试图反扑,可能会是自己冲入了悬崖下方!

    多特蒙德加强防守,锋线反抢的主战场回撤到了中场地带。

    唐鸿,曼朱基奇,罗伊斯展开对尤文图斯中场的围剿。

    当多特蒙德控制球权时,他们也放慢了节奏,以控球推进的威胁迫使尤文图斯近乎全军迅速回撤到半场,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尤文图斯很难打出反击快攻威胁。

    比赛的激情来的毫无征召,起手王炸的多特蒙德已经拿下了比赛的大优势,现在就看尤文图斯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奄奄待毙的话,多特蒙德似乎也不会赶尽杀绝。

    但若是挣扎反抗的话,多特蒙德不介意将尤文图斯钉在耻辱柱上!

    多特蒙德的进攻开始更多地打远射,没必要深入对手禁区防守腹地来拉长战线提高防守风险。

    唐鸿,姆希塔良,罗伊斯接连远射,布冯高接抵挡频频救险。

    上半场比赛结束前曼朱基奇也在禁区线上半转身来了脚抽射,可惜足球擦着立柱外侧飞出了底线。

    半场比赛结束。

    多特蒙德球迷心情愉快,甚至他们会开始讨论球队进入八强后的对手。

    两队球员回到更衣室中稍事休息。

    克洛普训话之后当众提醒唐鸿:“小心别受伤!”

    对此没有球员认为克洛普的提醒有问题。

    这种公开的偏心是唐鸿应得的。

    更衣室内每个人都很清楚,欧冠与联赛的双线卫冕之路,唐鸿都必然是扮演重要角色的核心。

    某种程度上说,多特蒙德的灵魂人物就是唐鸿。

    少了任何一名球员,多特蒙德都还将大概率维持在目前的高度。

    但少了唐鸿,这支球队必然实力下降至少一个档次!

    不管是跟唐鸿做了队友快两年,还是接近一年队友的球员,在见证了唐鸿球场上表现与贡献之后,对此深信不疑。

    绝对不会有人不服。

    下半场双方易边再战。

    多特蒙德进一步加强控制,尤文图斯始终未能打出首回合在主场的中场优势。

    皮尔洛的缺阵令他们的中场缺少节奏感,不可否认博格巴近乎有着完美的身体条件,技术也出色,比赛意识与视野都很好,可驾驭一支球队的攻防节奏还需要经验!

    他会有出色的瞬间,却很难令整支球队都表现出色!

    如果说他有什么致命的缺点,在唐鸿眼中就是他的表现欲太强。

    他瓜分了一部分锋线的开火权,因为他想进球,仿佛只有自己进球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

    但这种情况放在大师级的中场球员身上却很少出现,比如巅峰时期的哈维,皮尔洛,甚至包括现在德甲被认为是第一前腰的德布劳内!

    尤文图斯在稳住防线之后的进攻相对比较克制。

    真指望意大利球队绝境之下破釜沉舟也不是很现实。

    多特蒙德锋线就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他们头顶。

    谨慎的进攻,耐心地组织攻势,试图创造出能够撕裂多特蒙德防线的精妙配合,但多特蒙德却没给他们机会。

    多特蒙德仍然是进一步加强远射威胁,而很少深入对手防守心脏地带。

    罗伊斯,曼朱基奇,姆希塔良三人比唐鸿在下半场表现更加活跃。

    唐鸿更多地在进行牵制掩护,但也时不时会冷不丁地来一脚远射考验布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尤文图斯看起来在下半场比多特蒙德更加卖力,可无法破门得分便越发地无奈与绝望!

    当比赛第76分钟时,克洛普开始进行换人,斯文-本德登场替换下了香川真司。

    2分钟之后沙欣替换下了姆希塔良。

    到了80分钟时用库巴换下了罗伊斯。

    多特蒙德平稳收官。

    比赛也进入到了垃圾时间。

    现场的氛围却始终爆棚。

    待主裁判鸣哨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哨音时,威斯特**球场欢声雷动。

    首回合被尤文图斯最后时刻逼平,回到主场干净利落地3:0完胜对手强势挺进欧冠八强!

    唐鸿赛后与布冯握手拥抱,简单交谈几句后互相交换了球衣。

    至此,唐鸿已经与这个时代现役最强所有门将完成过交锋,同时也都取得过进球。

    从老一辈的布冯,卡西利亚斯到新生代的德赫亚,库尔图瓦,特尔施特根,诺伊尔。

    ......

    欧冠八强出炉。

    德甲参战队伍中不出意外地有拜仁慕尼黑与多特蒙德。

    在抽签中多特蒙德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