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局中局 (第1/2页)
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殖民地,如今的香港同样秉持了资本主义特色,在这里,所谓的民主、自由乃至于法律,其实一直都是为资本服务的。 大英帝国本土,外国资本尚且可以为所为,不小心摔进女人体摔的遍地水渍,令全世界瞠目结舌。 在香港,还不是更轻而易举。 沈建南非常清楚,如果说港府是决定香港行政的核心区,那么在背后能够影响港府做出决定的就是各大银行。 1986年,英国莱斯银行突然收购香港渣打银行,收购截止期是7月12。当时许多分析家都认为只要莱斯再提高收购价,成功机会很大,因为大机构投资者届时会愿意抛售渣打股票,莱斯便很可能成功收购。 渣打如果拒绝收购,至少有投资者购入一成以上的渣打股权,才可能不被莱斯收购。 后,莱斯果然宣布购价提高28%--29%,涉及资金增至十三亿英镑左右,时间还剩下两周,莱斯银行胜利在望。 就在关键时刻,包玉刚飞往英国伦敦,渣打坚决拒购,总裁麦威廉在机场等候,飞机一到,麦威廉立即与包玉刚在机场连夜密谈,达成协议。接着,包玉刚在英伦宣布,动用三亿美元购入标准渣打百分之十五的股权。 虽然在87年时候,包玉刚因癌症已经将旗下各大集团拆分给了四个女儿和女婿,但只要他还在,有些事就依然需要他点头。 所以沈建南这次来找包玉刚,就是希望拿下包家持有的那百分之十五标准银行股权。 客厅里很安静。 包玉刚似乎因为病入膏亡很是疲惫,闭着眼像是睡着了。 沈建南独自拎着桌子上的茶水,慢慢品着,完全没有任何的急躁和不满。一壶茶凉了,佣人换过茶,直到这时,可能是惊醒了包玉刚。 他望着脸上全是淡然之色的沈建南,好奇道。 “你就这么有信心?” 你从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 这句话,包玉刚没说,但意思都是一个意思。 沈建南砸了砸嘴。 信心这玩意,当然是钱带来的,钱是人的胆,没钱看见女人都得腿软,钱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没钱国家都得破产。 从新加坡和泰国调回来十亿美元,想没信心都不行啊。 不过,这只是其一。 包玉刚要死了。 作为一个纯粹的挂,沈建南知道,这位叱咤风云的船王没几天子了。 作为一个长辈,一个父亲,他会为后人考虑,不然也不会将包家的家业分给女儿和女婿。 作为一名传奇商人,他具有最有远见的投资眼光。 当年,在李真成的长江实业只有七个亿资产,但在包家的背后运作下,拿下了股指六十五亿的黄埔和记,被载入了商业吞并的教科书。 投资一个人也是投资。 包家投资了李嘉诚,除了拿下九龙仓还获得了李嘉诚的友谊。 而对于渣打银行,在包玉刚死后,立刻就被转手,显然,包家早已做好了财富分散退出前台的准备。 财富这东西一直都是毒,既让人疯狂又让人垂涎三尺。 包玉刚根本无法拒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咽下茶水,沈建南站起,行了一个礼。 “谢谢船王。” 包玉刚怔了一下,但马上回过神笑了起来。 之前他还觉得沈建南上缺乏一种年少轻狂,但现在看,简直是狂妄的没边了。 “咳咳咳——好!果然是长江旧浪推前浪。” 沈建南不答,俯再次行礼。 行大礼。 这很敬也很不敬。 但包玉刚只是笑了笑,人,哪有不死的。 “可惜。你出生晚了二十年。” 山顶,沈建南在包家佣人恭送下施施然走了出来,包玉刚的癌症已经是晚期,如今已是最后的子,两人没有聊太久。 汽车从山顶往下缓缓行驶,随着山风吹来,吹的车窗猎猎作响。沈建南眯着眼,感受着山顶的强风,眼里尽是浩瀚深邃的幽幽之色。 铃铃铃—— 移动电话响了起来。 沈建南眼神闪了一下,按下了通话键。 “喂,你好。我是沈建南。” “沈先生你好。我是九龙仓集团首席秘书安怡......” “......” 本港台消息。 九龙仓集团和第一国际资本达成协议,以九亿美元价格转让集团所持有的渣打标准银行全部股权,合计占比标准银行百分之十四点九九。 消息已经传出,全球金融市场、银行业顿时引发剧烈波动。 渣打标准银行作为香港发钞银行之一,总资产约为三百六亿美元在香港的地位仅次于汇丰,可是现在,居然有公司七亿美元溢价吃下渣打银行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资本看好渣打银行,溢价一亿多美元,这在银行业的收购上可算是开创了先河。 九龙区,马哥孛罗酒店。 沈建南和九龙仓集团签署完股权转让协议,顿时就被一通记者围在了酒店中央。 “沈先生你好。请问您是以什么份代表第一国际资本的?” 一黑色西装的沈建南看上去风度翩翩,但如此年少英俊的家伙,没人会把他联想到第一资本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提问的记者是一名女记者,穿着浅蓝色西装,下摆一双修长的大腿很有迷惑味道。 沈建南优雅一笑,双手插兜摆出一个包姿势。 “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很年轻,但其实,我已经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