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倨傲的同知 (第2/2页)
梁文惠赶忙说道:“多谢大人。”然后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 而何志远没有搭话,大大咧咧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两眼看着这位傲慢的同知大人。心道此人好大的官威,皇上的钦差都没有他的谱大。 岳同知看到两人截然不同的坐姿和神态,一个心存敬畏,一个满不在乎,反而对何志远更感兴趣一些。 “你们两位是梁文盛的长随?”岳同知眯着不大眼睛道:“可是为粮船夹带私盐一案?” 梁文惠欠身道:“回大人,我们正是为此案而来。” “为此案而来,天天去送牢饭是不管用的。”岳同知揶揄道。 这话其实是向他们两人示威,意思是说你们在淮安的一举一动,我这里都清楚,你们最好小心一些,别做出格的事。 两人都没有接话,这时何志远拿出林大人的信说道:“岳大人,这是南京户部员外郎林大人给你的信。” 说完放在岳同知旁边的桌上。 岳同知不满的看了一眼何志远,心道这个小长随年龄不大,见了本官不但没有敬畏之情,反而还有些傲气。 梁文惠最善于察颜观色,看出岳同知的不满,连忙说道:“这位是何志远,是本州生员。前些日子皇上还下口谕褒奖他呢。” 他话外之意就是别看他年龄小,他可是简在帝心,前途无量。 谁知那岳同知淡淡地“哦”了一声又说道 :“没听说过。” 结果弄得梁文惠与何志远都非常尴尬! 之后又对何志远说:“原来你是做信使去了,怪不得这两天没见你的踪影。林大人不会是当说客吧?” 说着,拿过一把小刀,拆开信封,看完此信。又说道:“林大人的信我知道了,抽空我再回信,不用你当信使,我有自己的信使。” 看着眼前这位傲慢的岳同知,何志远真想一拳打烂他的肥脸。 岳同知见他们两人都不接话,又说道:“你们那位知州大人也真是的,派这么个jianian滑贪财之辈来押运粮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看他如何收场。梁文盛是举人出身吧?听说牢里关着两位领头的吏员也是举人出身。这举人怎能担此大任?朝廷用人失察啊。” 此时的何志远已经忍无可忍,于是立即回击道:“岳大人此言差矣。此案还未审理,岳大人怎能确定是粮船押运人员夹带私盐而不是栽赃陷害?还有这功名出身与能力大小并无直接关系,我朝开国之初,那些勋贵侯爵哪一个是进士出身?照岳大人的说法,这些人都是jianian滑贪财之辈了?” 此话一出,岳同知被噎得鼻头泛红,两眼突出。结结巴巴地说道:“尔等小吏,竟竟竟敢如此与本座说话。来人,给我轰出去!” 梁文惠赶紧起身打圆场:“大人息怒息怒,何公子年龄还小,不懂事,请大人担待则个。” 梁文惠好说歹说,岳大人才稍稍消了怒气,没有把何志远轰出去。 等岳大人的怒气全消后,梁文惠才敢低声下气的问:“大人,您看我们州的人关在牢里已十多天了,什么时候能放人?” “我看你也算是公门中人,怎能说出这种话呢?”岳同知想表现出一脸正气,无奈形像太差,显得颇为猥琐道:“何时放人,放不放人,都取决天案子本身,若经审理,他们确实是清白的,自然马上就放人。” “那可以先放船吗?”梁文惠又问道:“我州几十万百姓等这些粮食过冬。” “断无此理!”岳同知决然道:“有道是人赃并获,除非证明他们是清白的,否则不能单独放船。”顿一下又说道:“不然要是船里还藏有私盐,本司岂不是成了帮凶?” “恳请大人体念莒州百姓嗷嗷等哺的份上,通融则个。”梁文惠近乎哀求道:“若是怀疑船上有私盐,可以马上派人检查,二十条粮船,也就是几天工夫。” “你这是在教本官么?”岳同知脸上再次露出不悦之色。 “小人不敢。”梁文惠忙摇头说道。 “哼......”岳同知的酒精鼻子冷哼一声道:“看在林大人的面子上,本官近日便行文淮安府,请求他们加紧审理此案。到于粮船,也会尽快搜查的,但是这种满载的粮船员,检查起来十分麻烦,必须把粮食全部卸下,然后拆船才行......总之会尽快的。” 说完起身送客道:“尔等回去候着便是了。” 大明小人物 大明小人物 还在找"大明小人物"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