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 (第1/1页)
推衍出了金黄色的符文之后,即可进一步的扩张势力。 如今获得太上神霄法箓的人应该有几千个。 如今还在不断持续的扩张。 青色只能传授100个,大规模的扩张还是需要周玄亲自动手。 现在出现了黄色法箓,一个黄色的可以抵得上100个青色的。 加起来是1万个红色。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周玄打算先传下三个再说。 最好统治范围之内凑满三万个道士。 现在并没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量出家人吃空饷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天师道的道士可不是那种国家蛀虫。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不管什么身份都必须要交税。 官绅一体纳粮这个政策倒是在周玄治理之下初步实现了。 周玄把目光转向了山下。 山下不远处是一连串的农田。 微风拂过,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如同海浪一般被掀起。 几个老农满头大汗,在一个小亭子中歇脚。 “老李,你家这小麦今年长得不错。” 几个人都是村里人,一闲下来就聊起家常。 “你家的不也是,说起来这庙里的大人真厉害,才半年都收了两次。” 老李忍不住感叹道。 “是啊,咱这些老家伙都看不懂了,谁能想到粮食还能这么长。” “过几天庙里就要来人催生粮食,在家里的仓库都快装不下了。” 几人一脸惆怅,但是眼神中的兴奋已经掩盖不住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这东西肯定是越多越好。 别说粮食收不下,就算烂在家里也是值得高兴的。 自从神霄天尊庙在这边设立之后。 人们的生活简直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说吃香喝辣,衣食无忧总没问题。 以前最多一年收成两次,现在一年能收四五次。 而且只需要上交三成粮食,没有其他苛捐杂税。 神霄天尊庙里的大人除了促进粮食收成以外,还会帮忙兴修水利,修建道路。 虽然也和以前的朝廷一样,让一些老百姓去帮忙。 不过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工具和粮食自带,饿死了不管。 而且还要花钱上下打点,避免自己安排到一些危险又辛苦的工作。 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现在干活也没有酬劳,但也不用带工具和干粮。 而且劳动完毕之后可以把工具带回去。 这都是熟铁打造的农具,省着点用能用几十年,不知有多少人抢着去。 “这年景越来越好了,真希望周天师永远在这当官。” 普通农民连皇帝的姓名都不知道,只知道对他们好的人。 对于这些普通农民来说,周玄就是他们第二个父母,在他们眼里,周玄比皇帝还要大。 毕竟皇帝可不给他们饭吃。 一切正如周玄所希望看到的那样发展。 不需要喊太多口号,不需要编造一些伟大光明正确的事例来鼓动人心。 一切看成绩说话。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切实的利益往往比口号还要鼓动人心。 如果有一天周玄登高一呼,这些受益的人也会跟随。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天师大人才能带来如此好的生活。 “我们倒是清闲了,听说老王他们田租都涨到八成。” 他们这些人都是拥有自己田地的自耕农。 老王是地主家的佃户。 以前因为破产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把田地卖掉,租了王员外家的土地来耕种。 除了上交给国家一部分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交给地主了。 今年收成多了,粮食价格也就降低了下来。 王员外家里就是干粮食生意的,挣得反而比往年还要少,于是把地租上调。 反正粮食那么多,佃户只拿两成也不会饿死。 所以说粮食的增产其实对于这些人没有多大关系。 最多比往年多了一点,以前是挨饿,现在是七分饱。 他们生活倒是滋润了,其实这些普通佃户生活水准倒也没有提高多少。 反倒是因为粮食价格太贱导致一些下降。 “应该会调低一点吧,据说隔壁县已经开始强制要求降低租子。” 几个人聊着八卦,信息也传入到周玄的耳中。 其实这些事情周玄早已预料到。 如今粮食大丰收,并没有代表所有老百姓都能够受益。 这个世界上占总人口不到一成的地主占据着8成以上的土地。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是佃户,没有自己的土地。 如果把土地分给其他老百姓,那么坚持道的威望将会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前世作为华夏人,托了无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福。 周玄知道当朝是怎么打天下的,如何获得民心。 如果说民以食为天,那么土地就是老百姓的根。 人有恒产者有恒心。 人人都有恒产,到时候敌人打过来,周玄就算不反抗老百姓也不会愿意。 毕竟这是关乎人家切身利益的事情。 周玄其实从一开始就在布局了。 他要把地主的大部分土地都交给人数最为广大的农民。 从一开始,一步步蚕食。 不怕他们造反,就怕他们不造反。 第1步是把一些劣迹斑斑的地主找借口弄掉,把他们的田地以天师道的名义交给其他百姓。 除此之外,还要找借口把势力全部根除。 否则一旦找到机会,这些人将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更难对付。 总而言之,就是要他们死。 周玄心念一动,一个皮肤古铜,样貌坚毅的男子面前半跪下。 “杨奇拜见天师大人。” 这是道兵首领杨奇,如今已是一方大将。 “分配土地的情况如何?”周玄问道。 “大部分有劣迹的士绅已经消灭。穷县山区县较为容易,大部分百姓都是支持的,一些富县遭遇的阻力较大。” 士绅并不都是像影视作品一般无恶不作。 有些还会时不时给一些小恩小惠收买人心,手段虽然拙劣,但却很有用。 有些甚至出钱修路搭桥,虽然钱都是从老百姓那边搜刮而来。 不过,不妨碍他们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与穷县不同,富县的士绅大多都是扎根数百年的大家族。 当然懂得怎么和刁民打交道。 做好事的始终是士绅大善人,扮演恶人往往是管家。 “那是你做的不够透明,要把他们抓起来,大庭广众之下揭发他们恶性,形成公愤,如此才能顺利进行。” 周玄笑道,笑容在杨奇眼里如同饿狼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