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到冤除(二合一) (第2/2页)
融合,除了天赋与底蕴提高以外,自己境界又上升了一个小台阶,达到了洞虚大成! 可要是按照原先的修炼进度,离洞虚大成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修炼。 这趟出行,收获匪浅。 除外。 魔王死亡的消息,依照孙公公的建议,是能隐瞒两天,算是两天,只要安安稳稳的修炼,一切对于大齐来说就是大势已定。 但对于张封来说,拖不拖都一样。 反正现在已经做到了事件四,等事件全部做完,与自己有关的人,有关的大齐,就会受到规则的庇护。 届时就算是自己离开,大齐统一天下也是早晚的问题。 或者说,有规则加持,大齐统一的速度,会更比自己踏入仙人境快一些。 可要是真在这待着,拖着任务不做,等待踏入仙人境。 这不仅是拖延自己的时间,没个十年八年,进不了。 也相对的放缓了大齐的进度。 张封有自知之明,知道个人的因素对比规则的庇护来说,还是太小。 并且自己在这个世界内的修炼进度,也已经达到了顶尖,所以才要十年八年,比不上规则庇护。 毕竟这个世界内该拿的东西都基本拿了,该有的加持也都加了,再没有更高级别的物品下,修炼速度已经定型。 但要是去往更高的世界,获得更高的宝物,这上升的空间还会有许多。 且也在张封思索的时候。 大约四个时辰过去,时至下午四点。 在大理寺卿着急却又保持笑容的等待中,外出的办案人员,终于把那位掌门给押过来了。 同时,那位进入大理寺内的木掌门,本来还在疑惑朝廷为何传唤自己,说着填写宗门信息。 但等如今,他见到记忆中的钱族长、被自己陷害的肖城主,这段尘封百年的记忆,又一次唤醒。 他一下子明白了,这是旧案重提,而不是什么来帝都填写宗门信息。 一时间,他心里紧张了,可是面相上还是一副疑惑的模样。 不过等他稍微扭头,见到旁边站着大理寺卿,与身穿王袍,坐着的王爷,还有刑部尚书等朝廷大员。 这心神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里,疑惑的神色变为了恐惧。 “小人见过王爷!” 掌门纳头便拜,心里还在组织着语言,感觉此行定然不是什么好事。 稍微言语出错,怕是就要人头落地。 张封见到人来了,又见到钱城主露出愤恨的模样,知道这人就是当事人,于是也不二话,直接询问道:“百年前肖城主冤案一事,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张封言道此处,目光平静的望向木掌门。 “这..冤..冤案,我..小人..”掌门面对王爷的审讯,尤其还见到王爷明显是一副,‘你必须认罪,不认罪,案子也是这样定,你必定会死。可要是认罪,你尚有活路’的样子。 掌门看到王爷这个‘以公谋私’的杀人架势,知道再次编造谎话,百分百会死以后,心里盘算了瞬息,就一股脑的把事情全部说了, “王爷..小人也是一时糊涂啊.. 是因为百年前,肖城主奉朝廷令,要划分香火土地.. 我等得知这个事情,知道本该是我等私自贪有的溪山村香火,要被划分出去.. 所以..小人才一时糊涂..以钱族长为引子,借机算计了城主..想把城主调离本城,这样就会拖延划分的时间,让小人有一些运作的机会..” “原来如此。”张封听到这个事,就把目光望向了旁边的大理寺卿,“这就是你们大理寺办的案? 一审就能出结果的事情,反而把我朝忠心耿耿与重情重义的城主关进了大狱,放走了这些阴谋诡计的小人?” “王爷息怒..”大理寺卿看到王爷质问,怕王爷真的动怒,于是根本不敢做解答,只剩跪拜请罪。 怪就怪,当时正值土地分化,事情太多,此案他大意了。 肖城主也是个直性子,怕牵连结拜兄弟,就一人扛着认罪。 从头到尾没人喊冤,案子就这么定了。 要不是张封前段时间,感觉肖城主一身正气,不像是有罪之人,前来询问,还真的冤死了肖城主,这位重情重义的忠臣。 “王爷..”掌门见到大理寺卿这么大的官,都好似自身难保以后,更是眼皮子直跳,觉得自己好像是说错了。 还不如抗拒从严,一句话咬到死,就说没有嫁祸,说不定事情还有回家的机会。 张封是没管他想那么多,反而是望向旁边一脸激动不已、沉冤昭雪的城主问道, “这百年时间过去,肖城主若是忠大齐的心依旧,还愿为天下百姓cao劳,为朝廷效力,本王可以向太子言告一声,让他举荐你为吏部侍郎一职,监管大齐上下官员,以免再发生此事。” 张封说着,是自身代表朝廷,向着忠心的肖城主表达了歉意。 毕竟这关百年,的确是太让人灰心。 再多的热血忠胆,说不定也能被时间磨却。 所以,有过当然就有赏。 为表达对于肖城主的重情重义。 张封这次想利用自己的权利,破格让之前‘中心权利’边缘外的肖城主,进帝都六部为官,且挂侍郎官阶,官职三品以上,就相当于靠近了大齐的核心。 这要是让没有家族底子,没有任何关系,属于白丁的肖城主慢慢来,估计百年时间过去,最多就是换成了更大城池的城主,不可能调动到帝都内,在进入六部。 因为六部内,任何侍郎以上的高位,都是给的内部人,有传承、或者有家族底子的人。 说到底,六部侍郎的权限太大,已经可以在一城内立香火传承,开始创建家族。 这关于一个家族的兴衰,开端,甚至将来以后,他们的后人还会入职朝廷,沿袭职位。 朝廷对此肯定慎重。 百官也会对这利益上的事情cao心,想知道往后的盟友、或政敌是什么品性。 但现在有王爷一言落下,再加上肖城主的确是蒙冤百年。 这事情要是上报过去,为肖城主谋个香火传承,基本没人不同意。 同样的,肖城主听到王爷不仅为他洗刷冤屈,又为他安排出路,顿时感激涕零,实在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 刑部尚书见到,也把一切记录在案,等末了,写到木掌门的事情,才向着王爷问道:“王爷,木掌门诬陷朝廷命官,此罪理应当斩,不知何时执行?” “肖城主的百年牢狱之灾,怎能是简简单单的处斩,就能圆上去?” 张封反问一句,又提笔书写,顺手拿起大理寺卿的官印,盖上,“先把此人关至幽牢,封闭六识。 等百年之后,若人未死,再行问斩。” 张封说到这里,扫了一眼瘫倒的掌门,才望向前方跪着不敢言语的大理寺卿等官吏,“你等,也要引以为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