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6章 秋去冬来  (第2/2页)
风大,回马车上歇息吧!”    定陶擦擦眼泪,回到马车上,心情越发低沉。    她问身边心腹宫女,“你说驸马明年春天的时候,能回来吗?”    “奴婢不知!无论刘刺史身体是好是坏,能否熬过这一关,总归驸马不能在外面逗留一年两年。明年,无论如何驸马都会回到京城。公主殿下不要太伤心!”    定陶公主轻声说道:“以前他也时常出门公干,一走十天半月,本宫从未担心过。不知为何,这一次,本宫心头难受得很,痛!就像是他会一去不复返!”    “公主殿下又说笑了!驸马不上前线打仗,只是去看望刘刺史,一定会平安无事,回到京城。”    “但愿如此!”    ……    太宁元年最后半个月,京城很冷。    很多老人都说,这是记忆中,京城最冷的一年。    把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厚厚的棉服,也无法抵挡刺骨的严寒。    大街上,行人脚步匆匆,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    商铺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勉强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添了一抹喜色。    只是,人们脸上难见笑容。    天气严寒,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脸颊都已经冻僵,实在是笑不出来。    太宁帝萧成义,一场风寒差点要了他的命,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    以至于,早朝不得不停了。    政事堂商议朝政,最后报到他跟前。    他看着奏章,心情沉重。    本以为今年春节勉强能开心一点点,奈何,老天总是不开眼。    北边战事因为凉州刺史刘章病重而反复。    凉州兵马无心作战,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为了保护嗓子,暂时不能说话。    于是他提笔询问罗小年,“派往前线的太医,有没有消息?”    为了给刘章治病,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太宁帝萧成义早在驸马刘宝平出京之前,就派了太医前往前线,替刘章诊治。    他要第一时间知道刘章的病情,为后续作战计划提早打算。    罗小年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太医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或许,消息已经在路上,只需几天时间就能到京城。”    太宁帝萧成义写道:“催一催!”    “诺!”    他躺在病床上,心头烧得难受。    罗小年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说道:“启禀陛下,昨日有朝臣前往长乐宫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宁帝萧成义愣住。    罗小年噗通,直接跪在地上请罪。    朝臣前往长乐宫拜见陶太后,这不是一件小事。    外臣不可进入后宫。    偏偏,昨日竟然有朝臣瞒着他这个皇帝,去了长乐宫请安?    这是要干什么?    架空他这个皇帝,让太后干涉朝政吗?    哐!    太宁帝萧成义直接提起瓷枕,狠狠砸在地上。    瓷枕碎成一片片,从罗小年的耳边滑过,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    很快,痕迹变成了一道血痕,有血珠子滴落。    他不敢动手擦一下,只能频频磕头请罪,“老奴有罪,老奴有罪!请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你何罪之有?”    干哑的嗓音,在罗小年头顶上响起。    罗小年愣了一下,然后急忙说道:“陛下千万保重身体。太医叮嘱过,这几日尽量不要开口说话,确保咽喉能尽快恢复。”    “朝臣前往长乐宫,难道不该告诉朕吗?”太宁帝萧成义质问。    他一开口说话,嗓子火辣辣的痛。    罗小年听着难受,一时间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    “老奴不能替陛下分忧,老奴该死!陛下千万不要为了这点事情,坏了自个的身体。一切以身体要紧。等身体养好后,陛下想怎么样都行!”    太宁帝萧成义死死地抓着床架子,表情狰狞可怖。    他吩咐罗小年,“先别声张!有哪些朝臣去了长乐宫,你一一记下来。等朕养好了身体,朕要秋后算账。”    “诺!”    ……    这几日,长乐宫的确有些热闹。    朝臣们借着太宁帝生病不能处理朝政的机会,前往长乐宫请安,实则是为了商量朝政。    自从太宁帝萧成义登基,大魏朝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    原本以为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月,哪里想到,冬天会如此严寒。    “京城已有数百人冻饿而死!”    “房屋垮塌严重,已有几十人被垮塌的房屋压死!”    “粮食涨价,炭火涨价,小民的工钱却未上涨。”    “凉州刺史在战事最关键的时候病重,此乃凶兆啊!”    “你们到底想说什么?”陶太后打断朝臣们唠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