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4章 这就是盛世 (第2/2页)
。” “是。”秦观觉得有些羞耻。 汇英报本就是跟风的产物,后来还标榜自己的立场,所以不肯去弄市井八卦。后来见北邙报在汴梁大受欢迎,这才忍不住跟着抄袭。 现在又要抄袭一波,这让秦观很是难受。 可更难受的事儿还在后面。 “少游……” 吕诲有些迟疑的道:“雕版……雕版很艰难。” 秦观低头,“是。” 他们一直在用雕版出版汇英报,看似很牛笔,可私底下早就扛不住了。不是钱的问题,还是时效性。 “北邙报每日一份,我们三日才能出一份,这样下去不妥。”吕诲淡淡的道:“你要果断。” 秦观点头,晚些回到自己的地方后,才恍然大悟。 这是背锅啊! 吕诲等人自然是要面子的,所以用活字这口锅他们不愿意背,那么谁来背? …… “汇英报竟然一日一份了?” 章惇现在的日子很滋润,关键是弄报纸这等工作太适合他了。 战斗是他的性格,怒火是他的灵魂,而报纸是他最好的战场。 但一直以来,汇英报的愚蠢让他有些独孤求败的感觉,很是无趣。 他拿到了最新的汇英报,等一看字体时,不禁捧腹带笑。 “他们竟然用了活字,哈哈哈哈!” “国公走之前说过,旧党定然会不要脸的学了咱们用活字,果然,他看穿了那些伪君子!哈哈哈哈!” …… 今日的朝会人不少。 “……今年的结余会多一些,但……”韩绛看了一眼赵曙,担心这位官家又要玩大动作,把结余全部花掉,“但水军出海良久,耗费不小,归来还得修理战船,将士们若是立功还得封赏,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赵曙又胖了一点,看着更多了些威严。 “朕知道了。”赵曙想了想,“这都冬季了,百姓在家歇息,也算是一年到头的犒劳。” 是啊! 韩绛听到这话,不禁暗喜。 只要赵曙不玩大动作,他决定回头就供奉一个大猪头。 “可大宋各处的水利却有些弊端。”赵曙话锋一转,“此刻是冬季,百姓在家无所事事,空耗钱粮。如此朕以为可拨了钱粮,让地方召集百姓,整修沟渠!” 韩绛心中暗自叫苦,觉得自己摊上这个老板真是太难了,“陛下,这钱不多啊!” “不多就再借些。”赵曙显然是有备而来,“交趾的铜矿不断在发掘中,铜锭会源源而来,今年多花些,朕保证明年给你把窟窿堵上。” 韩绛无奈低头。 赵曙笑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今年风调雨顺,可明年会如何?谁知道?若是遇到了旱灾怎么办?所以沟渠要年年修整,那些经常发大水的河渠也得借着冬季枯水季节动手,坚持下去,遇到旱灾不怕,遇到水灾也不怕,那才是真正的风调雨顺。” “官家英明。” 群臣心悦诚服。 韩琦出班道:“陛下,水利之事倒是好说,可北方却有些麻烦。” “怎么了?”赵曙皱眉。 “燕山路的那些百姓,经常到辽国的中京道去种地,两边争抢,随后就厮杀一阵子……让人头疼。” 卧槽!大宋的百姓啥时候那么胆大了? 群臣都有些懵逼了。 “陛下。”司马光出班道:“这大宋百姓是不是太贪婪了些?也太胆大了些?此刻朝中并未决议北征,他们就擅自越境种地,若是激怒了辽人……” “那就打!”赵曙一句话就堵死了旧党的牢sao。 这年头的局势真心让人看不懂。比如说百姓,以前的大宋百姓恨不能全部搬到南方去住,远离辽人和西贼。 那时候西贼爱袭扰,而辽人爱越境打草谷,给边境一带的大宋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可现在情况却变了,大宋的百姓大摇大摆的去了中京道种地,还和对方发生了冲突。 若是这事儿发生在十多年前,辽人会如获至宝,马上出兵来威胁大宋。 可现在辽人竟然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百姓被欺负。 随后就是打群架,就和乡间争夺放水的权利而爆发的群架一样。 最后就是出动小股军队来驱赶。 可大宋军队不尿他们,一听到辽人出兵,马上就冲了上去。 弄死你再说! 这就是大宋军民现在的心态。 至于你要说他们害怕辽人。 “陛下,如今那些北地的军民,提及辽人都说是什么……蛮夷,北人。” 蛮夷不消说,大家都知道含义。可北人,这话估摸着能让耶律洪基吐血。 当年辽人占据了幽燕之地,轻蔑的称呼大宋为南人,这是把大宋当做是一个地方势力。 可这才多久,大宋竟然就称呼他们为北人,再进一步是不是要变成塞外的部族了? 曾公亮说道:“陛下,臣觉着此事无需管,辽人若是敢来攻,那就打。” 赵曙点头,这也是他的看法。 司马光建议道:“陛下,该让人去约束百姓,莫要越境才好。” 赵曙淡淡的道:“那边也是我汉家的疆土,晚些朕自然会取回来。” 轰隆! 赵曙的话就像是惊雷,让旧党面色剧变,而新党人人欢喜。 …… 唐仁的原型书友,今天结婚了,恭喜。祝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