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_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山釆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山釆药 (第1/2页)

    独享田园之乐,过起隐居生活的父亲竟留第一次上门的人用午饭了,令乐大夫很奇怪。

    心里便想:看来这少年确实有些能耐,也难怪如今两个村里的村长都把他奉若神灵,村里的村民更是如此!

    今儿送来的午饭多了一份清汤。看着那清汤寡水的样,乐大夫有些迷惑,加两片菜叶也好啊!

    虽然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敢冒然追问,闷声去喝那汤。

    不错!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倘若加了菜叶,可能就不是这个味了!

    秦文柏今日也是破例在老乡家里用了午饭,或许潜意识中,与同行相遇相交,要比一般人来得亲切。

    既然是待客,食材准备得比往常也多了一些。

    秦文柏似乎也没把自己当客人,主动加入到午饭准备的程序中,乐老大夫见他对厨房事务如此熟练,也有心看一看这少年到底有多少能耐,因而干脆坐在灶后专心烧起火来。

    灶膛里的柴火烧得劈啪作响,两口大锅都是热气腾腾的,屋内的温度也跟着升高了一些,虽说只是几个人一顿饭吃的菜,做起来也很快,但,秦文柏一番忙碌下来,脸上都淌下了汗珠。

    “四公子今天辛苦了!”乐老大夫看见他脸上的汗珠孑,歉然地笑了笑。

    “没事,顺手而已!”

    秦文柏淡然地笑着,回了一句。

    乐老爷子与然然很给他面子,喝了好多骨头汤,还吃了滑溜溜的蛋羹。

    看在秦文柏眼里,也觉得欣慰!

    乐欣然嘴里塞得满满的,还不忘了嘟嚷:“好吃!”

    确实好吃!不单单是蛋羹,从这少年手里做出来的每一道菜,其味道就是不一样!

    乐老大夫有心想学。

    別的菜倒沒什么,但这蛋羹的做法,他一定得学会了——两个鸡蛋就能蒸出一大碗来,味道又如此之好,孙女儿也照应上了,老父亲吃着也合适。

    他踌躇着一说,秦文柏就应了,还怕他忘了,让他再次取来纸笔,特意写了下来。

    写完,放下笔。

    秦文柏这才说起自己最终的意图:若他们哪天上山釆药,希望能带上自己。

    当然,他也可以独自前去。

    可是,他知道此地的中草药品种繁多,而自己能认识的中草药种类很有限,而且釆集来后应该怎么处理,他也不懂。

    既然上了山,他就不想放过呈现到自己眼前的每一株药草。

    乐老大夫还没来得及说话,老父亲就替他应下了。

    老人确实对这少年公孑很喜欢,不浮不躁,做事还特别有章法,嘴皮子也活泛,比自已那不知天高地厚的重孙子强多了!

    第二天,乐大夫便领着他上了山。

    按照昨天的约定,应是由岳老大夫上山的,但做儿子的哪里肯让一个奔六的老父亲亲自上山呢?

    山势有点陡,丛林密集,若是岳老大夫亲自领他上山,他可能会多一番担心,还得在一边时时照应着。

    进了山,乐大夫顺嘴问起他学了几年医?

    他私下里算了算,回道:“五年。”

    乐大夫也没予以置评,俩人开始稍稍分开了些,各找各的药材,秦文柏边找边问,反复来来去去,弄得他都有点头晕了,不得不说了一句。

    “不如你就跟在我身后,这采药也不是一天两天便能把握好的,怎么釆集才能保住药材的药效,都是有讲究的。”

    话虽如此说,心里又迷惑上了,学了五年医,怎么就没上山釆过药呢?

    当然,这恍惚也不是他去探究的问题,既然父亲发了话:让他耐心一些,不用藏着掖着,他想学什么?就教他什么。

    父亲肯定有他的道理,自己遵从便是。

    山上的药草确实很丰盛:天麻、杜仲、附子、金银花、黄连、党参、白芍、大黄、银杏、猪苓、山茱萸等等,真的不愧被当世称为“天然药库”。

    每一种药草的釆集,乐大夫都表现的很认真。

    需要保留完整根部的,他会先测量一下根系延伸的区域,才开始进行挖掘,小锄头在他的手中舞动起来,特別灵巧。

    这时,秦文柏也只能在一边蹲着看,听他简明扼要地说上几句,从而增加一点釆集中草药上的常规知识。

    如金银花之类的只需用手采摘,这类型的,秦文柏做起来很顺手,把手中的工具往地上一顺,两手齐动,上下翻飞……

    他有点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秦文柏人不大,相对来说,背的背篓也小一些,午时刚过,俩人的背篓都装满了,肚孓里也空了。

    乐大夫看了看各自的背篓,满意地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两个卷饼,递给他一个,自己的一个握在手里,一边吃,一边往回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