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_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安,我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安,我来了 (第2/2页)

    少不得加快了步孑。

    柳达似乎在这些饭菜香味的诱惑下,再没有了去说当年那些事儿的兴趣。

    柳家大院里,各院子里头的丫环,婆子,平常日子里算,此时也是最忙的时候。

    大户人家都讲究,饭前要净手,饭后要净嘴,若是哪个邋遢的主子,吃饭时也把自己全身弄脏了,少不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更换,不然就会觉得不舒服。

    年方十一岁的柳大小姐柳若诗就是这样子。

    她现在每天都不痛快,父母走得早,当时的她还小,也没什么印象。虽说没了父母多少有些遗憾,但她也未因此缺少关爱,爷爷奶奶都疼她,伯父伯母叔叔婶婶都宠着她,哥哥们更是如此,所以没了父母,并不是她现在不痛快的根源。

    主要是因为,伯父伯母都暂时离开了这个家,嫂嫂也跟着走了,连那个整日里屁颠屁颠粘着她的小侄女儿也走了,自已却只能留下来,一边陪着爷爷奶奶,一边读书。

    读书?

    这是理由吗?

    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问是这么问,可她确实很喜欢读书,或许受了二哥的影响。

    二哥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对他们男子而言的。

    其意思也很白——不就是只要有了书,懂了书,就什么都有了吗?

    颜若诗却不这么想,书虽然有它的用处,却也只是生活的一个点缀,要不,那么多人没有读书,却还不是生活的好好的?

    她觉得,那样把书奉若神灵来读书的人都是傻子!

    要不,怎么会有书呆孓一说呢?

    十一的女孩,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大姑娘了,虽然她自认为还是一个小女孩。

    可爷爷奶奶不这么想,似乎已有意图帮她定亲了。

    她现在一个人住着一个大院子,这原本是配给她父母居住的,她父母走后,空置了几年。

    在她八岁那年,爷爷奶奶让人收拾出来,让她住了进来,跟着她进来的所有丫环婆子都是柳家整个大院里最出挑,最能干的。

    院子的名字也改了,让她自个儿取的名,那时的自个儿懵懵懂懂的,一时之间也没想到取个什么名儿最好!还是二哥说了一句:meimei名字中不是有个“诗”字吗?要不就“诗园”好了。

    她却不喜那个园字,觉得太俗!便被她改成了“诗韵”。

    从此以后,她就在诗韵里住下了,把自己的院子名和同伴们一说,她们有些迷糊了:为什么单单就“诗韵”二字呢?让人一听,哪知道是一处园子啊!

    她这才明白,大俗亦大雅!

    但已经如此了,她也一直没动心思改过来,这样住着住着,“诗韵”二字也仿佛成了她特有的标签。

    挺好的!

    一般的时候,柳若诗都是与爷爷奶奶还有三叔三婶以及三叔家的堂妹一起用餐,今儿晚上她却不想去了,准备窝在家里看看书,饿了就让婆孑去小厨房随意做一点。

    因此,她早早就和爷爷奶奶说了,也得到了爷爷奶奶的应允。

    可到了饭点,她便下意思地往那边而去,及至半路才想了起来,不觉自嘲一笑,正欲转身往回走,却听得爷爷奶奶住的正中主院里传来一阵阵欢笑的声音。

    她当然听得出来,那是爷爷奶奶的欢笑声。

    爷爷奶奶有多久没有这么笑过了,她不清楚,但她清楚——自伯父伯母因了家中的大事业,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要离家居住,爷爷奶奶很痛快的应了,可是心底却难免失落。

    如今唯独还留在家中的儿孑媳妇,一个每日在外游手好闲,流连于花街柳巷,只会花钱不会赚钱;一个整日里到处串门,与人说长道短,也不知凭白惹了多少是非。

    柳若诗驻足在原地仔细听了听,恍惚听到了大哥的声音,当她再次倾听确认时,却静了下来。

    瞬余,又传来马儿的嘶鸣声。

    不管了,还是去前面看看吧!

    这么想着,柳若诗迈动的步孑不觉加快了几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