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最好的县伯 (第1/1页)
许宣登临青城仙门外八十里。 上一次来,他什么都不知道,正大光明的进了仙门,差点没活着出来。 如今,他成熟了许多,再也不会想以前那样莽撞。 许宣飞到空中,SS级洞察全力开启,放眼望去,一共十九股神念。 “至少十九个人……” 落到地上,他沉吟片刻,屏住呼吸,收敛气息,慢慢向青城仙门靠近。 哪怕有外世界舍利,许宣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谁知道青城仙门的顶级大佬有多强? 还是小心点好。 从八十里外到青城仙门的这段路,许宣走了整整三天。 越是靠近仙门内部,布防越是紧密。 在看到层层叠叠,超过十三层结界之后,他便放弃了自己的幼稚想法。 青城仙门比他预想的强,刘营虽然构不成威胁了,但要杀刘营,只能在刘营外出的时候才有机会。 返回山崖之巅,与小白和小青会和,许宣踏上归程。 经过外世界的事,许宣看开了很多事,他不缺钱用了。 拥有通往其他世界的门路后,就算是他想缺钱,都不太可能缺了。 比如,有些小世界金子是无价值的,人们像丢弃垃圾一样乱扔,连正眼都不给。 沿途上,许宣和小白有空便开一家漫画屋分店,他们只是简单的出钱,很多事交给当地的人办了。 从青城山到庐州庐阳县,距离挺远,超过千里。 许宣几人过得颇为轻松,小青明显比之前开朗了,她对许宣的敌意正在淡化。 行进到秦州,忽然有几股气息追着他们。 小白和许宣都感知到了,他们相视一眼,交换眼神。 二人没有动手,依旧驾着马车赶路。 终于,在三个时辰后,后方追踪的人主动露面。 “是许大人吗?” “是。”许宣应道。 外面那魁梧男子说道:“秦州唐人街分部,房大人有密令,指明要交到你手上。” 许宣从马车上跳下来,走到男子面前:“什么密令?” 魁梧男子从袖中拿出一封信函,信函上有六层封印,看得出来,这封信很重要。 封印施加在信上,一旦不能正确解开,信函便会被气劲搅碎。 许宣认得上面的封印,这是唐人街核心成员必须掌握的。 双手结印,与信封上阵法的阵眼相合,配合特定的真元运行。 阵法解除。 许宣撕开信封,扫了眼信件,之后又仔细看了一遍。 信上的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大唐要放开修士入凡! 这是件很疯狂的事,但也说明了李世民的自信。 修士入凡,会给大唐带来不稳定因素,甚至撼动王朝的根基。 李世民敢放开修士入凡,以这个人的心气,必然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想来也是。 最近这一年,大唐一直在整合已有的修行力量。 唐人街成型,各地不服管教的刺头拔干净了。 另外,李世民手里还有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 在有了充分准备后,他决定放开修士入凡,继续为大唐增加实力。 大唐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吞噬修士。 等入凡的修士多了,有点控制不住,到时候再来一次谈判,禁止修士入凡。 待大唐顺利消化,估摸还会开放修士入凡。 道盟自然明白大唐的打算,双方的斗争一定会有,就看谁能赢了。 上一次的斗争,是李世民赢了。 如今李世民的优势更大,赢的机会也大。 许宣指尖燃起六丁神火,将信件烧了,他对魁梧男子说道: “信的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你回去禀告房大人,我会按时返回长安。” 魁梧男子应了声是,紧接着纵身飞跃到空中,御剑离开。 小白掀开车帘:“什么事?” “李世民想重新开启修士入凡。” “这……” 许宣笑道:“没怕的,开启就开启了,大唐兴盛,自有我们的好处。” “我是怕有人发现我是妖。” “别怕,再稍微等一段时间吧,我估摸到达庐州庐阳县,我的修为便可突破至出窍后期。” 今时不同往日,有龙形、虎形气运加深,他的力量增长奇快。 仙剑和水浒两个小世界,已经在大量普及二次元了。 目前的问题在于,二次元书籍的刊印速度不行! 许宣也想扩展其他小世界,但没有书籍,没用。 他试着前往近现代,舍利形成的通道,便会出现不稳定情况。 外世界舍利,并不能任意前往所有世界啊! 具体为何,许宣也没有答案。 马车缓缓行驶,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庐阳县。 作为庐阳县伯,许宣刚一到,便引来众人的注意。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 许宣没有火,一把也没用。 他就是把圣旨贴到马车上,让过路的人看一看。 别小看圣旨,能帮许宣免去不少麻烦。 圣旨一亮,没人严格盘查,没人各种拦路,一个个服服帖帖的,全程绿灯。 到了封地,他看了眼食邑内的各户人家。 叫上当地的里正。 里正姓沈,沈毅,四五十岁的样子,身材有些肥胖。 “拜见许大人!”沈毅远远的说道。 许宣笑道:“不用多礼,你去通知我食邑内的各户人家,每家派一个人过来。” “是。” 沈毅虽不知道许宣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但他还是坚定的执行了。 傍晚,各家都派了一个人过来,原本空旷的晒谷场,人声鼎沸。 许宣清了清嗓子:“我是新来的县伯,庐阳县伯,从今天起,你们是我封地内的百姓了。” 众人没多大反应,谁当县伯,他们都是照样交钱、交粮。 “各位,从今天起,免赋三年!”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议论个不停。 许宣继续说道:“你们没听错,免赋三年,朝廷的赋税,我来填……” “除此之外,我还准备在庐阳县办学,任何人都可以进来,但是学不成,得不到学校的认可,那就给我滚蛋!” 许宣早就准备兴办学校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分身乏术。 人多,有可能能添乱。 得有一群高素质,高水平的有识之士,才能尽快帮许宣实现目标。 办学是最快的方式了。 谁都可以进来学,但是学业不好的,直接滚蛋。 学业好的,什么都好说。 简单干脆! 许宣大致跟场下的人说了情况,最后道了声解散。 晒谷场上的人没有一个离开的,他们呆呆的望着许宣,那眼神,俨然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次,不是瞧不起许宣,更不是把许宣当傻子。 他们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他们遇到的最好的县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