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锦襕袈裟】  (第1/1页)
    长安,化生寺。    当内监进入化生寺,宣他进殿面圣的那一刻,陈玄奘便已经知晓发生了什么。    陈玄奘微微一叹:    “看来……”    “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    那西市上的两个和尚自然是观音与木吒所化。    陈玄奘虽然在化生寺中并没见到,但却能够推断出来。    他们行街贩卖的袈裟与锡杖都是佛门一等一的宝物,而且这两件宝物还与陈玄奘有着莫大的渊源。    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都是前世金蝉子的随身之物,如今很快能够重归原主,陈玄奘还是有些小感慨。    锦襕袈裟是由冰蚕造茧抽丝,天界神女织就而成,宝物本身便水火难侵。    更何况袈裟上还附有九种宝物。    在袈裟的四角装有夜明珠,顶上缝着祖母绿,边上还有着红玛瑙、紫珊瑚等奇异之物。    纵然是在夜间,袈裟也能够宝光亮丽,冲人耳目,一旦穿上,帅不帅不好说,但这逼格绝是满满。    如此sao包,也难怪在原著当中,唐僧一行人行至观音院时,院主会眼馋他的宝贝。    当然,前世的金蝉子对这袈裟也并非喜爱,平常大多是折叠收藏,唯有佛会时才会拿出来穿一穿。    这锦襕袈裟作为佛门宝物,其功能自然不止外观这一项。    除开各种宝石,袈裟上还镶嵌着如意珠、摩尼珠、避尘珠以及定风珠。    这袈裟上的如意珠与摩尼珠都是佛门神物,受到如来的佛力加持,能使袈裟之主在受到危险时不受侵害。    而避尘珠与定风珠顾名思义,令这袈裟拥有了避尘与定风之能,常使袈裟亮洁一新,而且不受风雨所侵。    但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支撑这锦襕袈裟成为佛门一等一的宝物,对于陈玄奘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这袈裟上,镶嵌着一颗精品舍利子。    舍利子作为诸佛圆寂之骨,因常年受到佛力浸染,能极大地增强穿戴者的佛力以及佛门法术的威力。    锦襕袈裟是如此宝物,与之相匹配的九环锡杖自然也是非同一般。    这锡杖不同于凡间一般的二股六环杖、二股八环杖,而是由释迦摩尼所创的三股九环杖。    这九环锡杖同样经过如来佛力加持,有这锡杖左右,可令其主免遭毒害。    另外这锡杖也有着无上的威力,可以增加佛力,提升法术威力。    思考到这里,陈玄奘连忙接旨,同内监一齐入朝拜见李世民。    ……    皇城,太极宫。    李世民正坐于大殿之上,见陈玄奘从外走来,连忙起身相迎,来到他的身前,握住陈玄奘的臂膀,说道:    “今日水陆大会,实是辛苦大法师一心炼魔了。”    面对李世民突然的亲近,陈玄奘淡然又从容,既没有表现出宠辱若惊的神态,也没有不适抵抗的姿态。    陈玄奘微微躬身,说道:    “为国事劳力,实乃贫僧之幸。”    “不知陛下此次唤贫僧来所为何事?”    陈玄奘明知故问。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连忙拉着陈玄奘走到大殿中央,向一旁的内监说道:    “快将那两件宝物取上来。”    原来化生寺到皇宫路途遥远,担心宝物损坏的李世民已经将其细细收藏起来。    很快,那九环锡杖与锦襕袈裟便被呈了上来。    这锡杖与这袈裟一被呈上来,就算是已经见过它们的李世民也不禁眯上眼睛,那袈裟上的亮光实在是令人瞩目。    见到那锦襕袈裟熟悉的模样,陈玄奘嘴角一扯,吐槽道:    “没想到这袈裟还真是……sao气呵。”    李世民缓缓适应了那光芒,对着陈玄奘说道:    “早上宰相萧瑀在西市遇见了两个和尚,愿意送上锦襕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    “朕观这两件宝物不凡,想将其赐于法师。”    “毕竟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想来法师穿上这袈裟定会是一番佛相。”    玄奘神情淡然,躬身谢恩。    李世民见陈玄奘答应,喜不自胜,立即说道:    “法师若不嫌弃,可穿上给朕看看。”    陈玄奘本身便仪表堂堂,若是能够穿上如此宝物袈裟,自然是好马配好鞍,别是一番风景。    但陈玄奘却是扯了扯嘴角,眼神的余光望着那金光灿灿的锦襕袈裟,心中自是一百个不愿意。    但奈何李世民如此言语,陈玄奘也只能从内监手中取过袈裟。    将袈裟抖开,陈玄奘自然的将其披在身上,然后再从另一内监手中取过锡杖,再向李世民微微鞠躬,说道:    “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望着站立于大殿中央,凛凛雅秀,佛衣如量身而出一般的陈玄奘,心中便喜不自胜。    李世民赞不绝口:    “好一个罗汉下凡。”    大殿之上的臣子也是个个欣然。    李世民想道:    “这般光景,自是要让都城百姓都见识一下才好。”    于是李世民又说道:    “玄奘法师,不如让宫中仪仗护你在都城中游走一圈,让全长安的百姓也见识见识你这佛门威严。”    陈玄奘不禁掩面自叹,李世民觉得这是荣誉,他却觉得只是丢人现眼。    但是不好违了圣上好意,陈玄奘也只能装作感动的模样,说道:    “谢陛下好意。”    于是陈玄奘穿着这锦襕袈裟,持着九环锡杖,背后跟着两队仪从,身旁众多官员一齐将他送出朝门。    陈玄奘从朱雀门走出皇宫,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向着化生寺去,这一路就像是状元游街一般。    见如此阵仗,那大街上百姓纷纷站立两侧,将目光投向这玄奘法师。    这一般场景可谓是烈烈轰轰,摇摇摆摆,好不风光。    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见到这陈玄奘,无不是争相夸赞,说道:    “好个法师!真是个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果然是威仪堂堂,好一个大唐第一法师。”    陈玄奘便一直这样走到化生寺中,可以说也是绕了长安一大圈,让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见识了玄奘法师的风采。    但是陈玄奘对此只能是苦涩一笑。    原因自然不必多提。    来到化生寺,寺中僧人也是出寺相迎。    化生寺的一众和尚见陈玄奘披此袈裟,执此锡杖,也纷纷说道:    “好一个玄奘法师,真如地藏王一般。”    陈玄奘回到化生寺,终是能够脱下那让他并不欢喜的锦襕袈裟,重新回到一众僧者之间,继续诵那《受生度亡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