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似是而非 (第1/2页)
神历五年九月十八日。 夜深人静,紫禁城中。 刚刚登基没有没有两个月的泰昌皇帝,此时正在寝宫之中,游龙戏凤,好不快活。 正在值夜的宦官,显然相当的无奈,泰昌皇帝这些天几乎是夜夜笙歌,这身体如何受得了。 但是压抑太久的泰昌皇帝,显然对于宦官的劝说,没有放在心上。 万历皇帝宠妃郑贵妃的寝宫之中。 “娘娘!臣已经将四个美人送给万岁爷了。”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宦官向郑贵妃回禀道。 郑贵妃大松一口气,自从万历突然暴毙,泰昌登基,她就一直惶恐不安。 之前正是因为她的原因,万历才迟迟不立太子,加上她像立自己儿子福王(老福王)朱常洵为太子,一直针对泰昌。 现在泰昌真的成了皇帝,郑贵妃害怕泰昌会报复她,所以这些天一直在讨好泰昌皇帝。 一个月来,就给泰昌皇帝献了十二个美人。 而压抑太久的泰昌皇帝,顿时食髓知味,被这些千娇百媚的美人迷得欲罢不能。 这样搞下去,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 果然,到了九月二十六日。 泰昌皇帝就病了。 …… 叶向高、赵南星刚来到朝房,内廷就送来了一道紧急公函。 原来是泰昌皇帝有病乱投医,昨天竟擅自斥退太医院医官,而请内侍崔文升给他看病。 崔文升开了一个方子,皇帝吃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如厕三四十次,现已昏迷不醒,急请内阁处置。 当叶向高带着阁臣们赶到太和门时,紫禁城已经乱成了一团,皇帝昏迷不醒,太医们束手无策。 天近中午了,几位御医才从宫中出来,领班的御医已经七十多岁了,一见叶向高和赵南星就压低了声音说:“上头的病不妙。” 叶向高有些疑惑:“刚刚二十出头,怎会病成这个样子。” 老太医摇了摇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精损过重,所以太医们一向使用固精建中之类的药物,这类药物本是慢工,岂能神仙一把抓?皇上埋怨服之无效,而滥用泻药,以致我们数月调治之功毁于一旦。” 叶向高脱口问道:“莫非不好办了” 老太医叹了口气说:“如果不再乱用庸医,只以充血生精之药调理,还是有望的,只怕……” 赵南星赶紧说:“我等当进宫劝谏,请皇上按太医院的医案调养。” 送走老太医,已经过了午时,叶、赵俩人神色匆匆,正准备写劝谏皇帝相信太医院的札子,却听到太和门里一迭声的传呼:“皇上急召首辅入宫。” 叶向高和赵南星又火速进了乾清宫。 泰昌皇帝伸出有些颤抖的手握住叶向高,说:“朕这几日头目眩晕,身体软弱,不能临朝,一切大事都烦先生cao劳了。” 叶向高赶紧道:“万岁天恩浩荡,我等敢不竭尽全力报效国家?” 泰昌皇帝说:“朝中政事先生可代朕朱批,朕膝下无子,先生可于宗室中则一德才兼备者继承大统,后宫妻妾尚未来得及册封,先生可依旧例拟定名分。” 这几句话无疑是交代后事了。 赵南星忙安慰说:“万岁春秋正富,偶染小疾,原无大碍,望安心调养,千万不要误信流言,作践龙体。” 泰昌皇帝摇了摇头突然问道:“寿宫可曾齐备?” 叶向高感到十分为难,思索了一阵才说:“万岁放心,大行皇帝已安葬完毕,天寿山地宫于前天开始复土……” 没等他说完,泰昌帝皇帝打断说:“朕问的是朕之寿宫。” 叶向高慌忙颤声劝道:“太医院御医已禀报,万岁目前不过是体质虚弱而已,哪里会有天崩地裂的事?” 泰昌皇帝厌烦地说:“太医院一帮庸医,朕信不过。” 赵南星说道:“万岁若信不过太医院,臣当传檄天下,广召名医。” 听到广召名医几个字,泰昌皇帝就问:“听说鸿胪寺有官员来进药,如今为何还不送来?” 赵南星说:“鸿胪寺丞李可灼曾上本说他有仙方可治万岁病症,但臣与内阁诸臣计议,以为不可轻信,所以已将李可灼斥退了。” 泰昌皇帝面露嗔色:“太医无用,仙方又不可信,难道叫朕束手待毙?” 赵南星吓得连连叩头说:“微臣怎敢只是李可灼之言实不可信,而且先皇也是……,皇上三思。” 泰昌皇帝知道万历的死有非常大的猫腻,绝对不是仙丹的问题,便挥了一下手说:“你传旨下去,朕要试试这个仙方。” 叶、赵俩人对视一眼,他们知道从万历帝的爷爷嘉靖帝起,就信奉道教,求炼长生不老的仙丹,这股风气由来已久。 看来泰昌帝也迷信“仙方”,只好推托道:“待臣与六部九卿商议后,再来禀明皇上。” 泰昌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俩人不要再说。 俩人只能匆匆退了出去。 …… 嗑嗑! “又怎么了”黄豪杰正在神学院进行科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