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王顿(三) (第1/1页)
王顿三人一进入百戏堂便有侍者指引着他们前去就坐,王顿在前去就坐之时便看向了高台,只见高台之上有一赤裸上身的男子正仰着头表演吞刀,刀刃已经插进了嘴里。 三人就坐后,便有侍者为他们送上了油酥大豆和温水。 王顿注意到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一册展开的竹简,竹简上写着爆米花以及各色果脯、点心的名称和价格。 王顿知道竹简上写的东西都需要花钱购买,于是他便购买了几样。 这时,周围的人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王顿往高台看去,只见表演吞刀的男子已经将整把刀塞进了嘴里。 表演吞刀的男子随后又将刀从嘴里慢慢拔了出来,然后又用刀砍了砍木棒方才退场。 随后又有两名身材魁梧,裸露上身,下身只穿着裈的男子出场。 冉吉随即向王顿介绍到:“王先生,此二人皆为大力士,稍后二人会互相角力,决一胜负。因此戏为蚩尤戏所演,故名为角抵戏。” 王顿吃了一口爆米花,然后点头“嗯”了一声。 很快两名大力士便开始角力,由于二人本身实力就差不多,而且还事先排练过,所以二人在台上搏斗之时你来我往,一时之间难以分出胜负,非常的精彩。 两名大力士搏斗了一会儿后,一名大力士以非常漂亮的技巧将对手摔倒在地,台又传出了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随后两名大力士又较量了几个回合,角抵戏方才结束。 两名大力士退场后,又有四名男子抬着大绳来到了高台之上,只见四名男子将大绳系在了高台两边的柱子上,大绳离地数丈,相去亦数丈。 四名男子系好大绳后,又有两名身材娇的女子来到了台上。 冉吉又向王顿介绍到:“王先生,此乃高絙戏也,台上女子为高絙伎。” 只见两名高絙伎分别顺着搭在柱子上的两个梯子爬到了大绳两端,然后双手伸直,站在了大绳之上。 这时台下又发出了阵阵掌声和叫好声,随后两名高絙伎竟然在大绳之上对舞,看的台下众人皆紧张不已,生怕两名高絙伎会跌落。 接着两名高絙伎竟然一边对舞,一边相向而行,随着两名两名高絙伎距离越来越近,台下众人越发的紧张。 没一会儿,两名高絙伎便于大绳之上相逢,只见二人比肩同舞而不倾。台下再次传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高絙戏结束后,醉仙楼今日的百戏表演便结束了。毕竟这个时代的杂技种类不多,如果表演的多了,人们总会看腻的,所以郑骀规定百戏堂一只能演出几场百戏。 王顿三人出了百戏堂便继续往里走去,当他们又过了一道门后,一座高楼便出现在了眼前。 这座高楼便是黄鹤楼,黄鹤楼高十余丈,只比郑伯宫稍矮一些,站在顶楼可观整个郑邑及郊外景色。 黄鹤楼便是醉仙楼的“青楼”,内有乐师、歌者、舞伎,乐师和歌者有男也有女,舞伎则皆为女子。 黄鹤楼底楼和二楼为集体观看乐舞表演的场所,再往上几层为乐师、歌者、舞伎及侍者的化妆间和休息室,再往上则是包间。 黄鹤楼的包间是供客去独欣赏乐舞之所,楼层越高包间费越贵。 郑骀不仅规定醉仙楼的乐师、歌者、舞伎皆卖艺不卖身,同时还派有专人巡查监督,郑骀不想脏了他的地方。 王顿直接定了一间顶楼的包间,然后又让冉吉推荐了乐师、歌者和舞伎。 冉吉为王顿推荐了一名中年男乐师、一名未冠男歌者和一名女舞伎,冉吉推荐的都是当红的艺人,出场费自然也不低,王顿听到报价后面不改色的便同意了。 随后王顿三人来到了黄鹤楼顶楼包间,王顿临窗远眺,顿时感觉舒畅了许多。 很快乐师、歌者和舞伎便进入了王顿包间,王顿便坐定,一边在侍女的服饰下饮酒、食用点心,一边欣赏乐舞。 乐师技艺精湛,歌者歌声悦耳,舞伎舞姿优美,王顿听的、看的如痴如醉。 王顿欣赏完一曲后便让随从赏了乐师、歌者和舞伎各千钱,乐师、歌者和舞伎拜谢王顿后又开始了表演。 这个时代动不动就以金赏赐那是诸侯,要知道普通农民在丰年的情况下一年的收入也就千余钱,王顿一下便赏了三千钱出去,已经算非常大方的了。 王顿特别喜欢歌者的歌声,在离开黄鹤楼之时,王顿又特意向冉吉询问到:“彼歌者何名?” 冉吉答到:“彼名曰石。” 这个时代最底层的奴隶是没有姓的,王顿猜测石可能是奴隶出身。 王顿随后便回客房休息去了,冉吉告知王顿自己随传随到后便暂时离开了。 躺在姙席上的王顿做了一个决定后便睡去了,他所做的决定便是第二前去拜会乐洪。 丁亥,王顿带着两名随从来到了郑邑乐府外,结果乐府仆人告知王顿乐洪去了京邑。王顿随即回到醉仙楼退了房,然后带着随从往京邑赶去。 戊子,齐使抵达郑邑。 郑骀刚听到齐侯积病逝的消息之时非常惊讶,因为在他的记忆中齐侯积应该死于公元前405年,也就是十七年后。不过郑骀很快便释然了,他觉得可能是因为他的到来而引起的蝴蝶效应。 未正,王顿抵达京邑。 王顿打听到了乐洪的住处便立刻前去递上的木谒,乐洪看到木谒上写着姬姓,王氏,名顿之时都还很平静,但当他看到木谒上写着西河猗顿之时瞬间便激动不已。 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长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猗顿靠畜牧业发家后又开始经营盐业,他不仅发明了垦畦晒盐法,大大缩短了出盐时间,还开凿运河运输食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