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第1/2页)
六月十六日星期六多云转晴 午饭:馒头、青椒炒土豆丝晚饭:馒头、醋炝绿豆芽 昨天晚饭前,正在大厅里的窗前,望着阳光,欣赏花草树木的时候,王廷武和老赵来到了我的身边。王廷武问我:“你手术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我:“前些日子院长说监狱领导还没有批准,最近我没有去找他。” 王廷武:“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下个礼拜再找韩院长问一下再作打算。” 王廷武:“估计你找也没有用,他会用很多理由让你得不到手术治疗的。你要是态度不好,就好像鲍昌起一样,把你送到严管队去。” 我:”我会以好的态度要求手术治疗的。“ 王廷武:“好的态度也不一定管用,你找的次数多了,让他烦了,他就会跟犯医打招呼,不让犯医带你去医院。你想想他只要让犯医这么做,犯医还敢带你去吗?” 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向刘教导员如实反映。” 王廷武:“没有用。医院只要跟刘教导员打个招呼,你找到刘教,刘教也不会帮你。” 我:“如果是这样,我只好通过正当方式和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王廷武听了我的话笑了起来,看得出来他在笑我的想法天真了。 这时,老赵对我说:”我在《法律与生活》中看到一篇报道,里面说某地十年前办了一起冤案。当时因一起杀人案抓了一个人,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让那人承认是他杀的人,结果那人被枪毙了。现在公安局又抓到一个人,这个人承认十年前的某杀人案是他作的,你说那个替死鬼冤不冤?” 我:“冤啊!” 老赵:“可是当年办案的人拿出冤死者的招供材料不承认办错案了,他们不想负办错案的责任。” 我:“可现在抓到的杀人犯他不可能说谎啊。” 老赵:“他们才不管这个呢!” 我:“既然记者报道了,那么冤死的人就不会白死了。” 老赵:“人都被枪毙了,无法取证了。再说那个记者也表示办案机关拒绝对此案的采访。这说明那办案机关想让那个冤死的人白死,不想让当年办错案的人负法律责任。” 我:“既然记者报道了,他们就不会那么做,肯定会实事求是地处理事情。” 老赵笑了笑没有说话,但他的神情完全否定了我的话。 想到记者,我就又问老赵:“老赵,你看的那本《法律与生活》还能找到吗?” 老赵:“我在金山那里看的,金山也是借了别人的。” 我:“那就算了。” 老赵:“你想看那个冤案报道啊?” 我:“不是的。我只想把报道那个冤案的记者的名字记下来,我很敬佩他。必要的时候,我会让家人与他取得联系,我想通过他的笔和社会舆论得到帮助。” 老赵听了我的话以后又笑了,他以看透世情的语气叹息着对我说:“你以为记者会像你想象中那么伟大、那么勇敢啊?他们能帮你说话吗?我告诉你吧,那些人敢报道违法违纪的事,都有后台给他们撑腰,不然他们敢报道吗?……” 我难以相信地问:“你说有些事没有后台的记者不敢曝光?”…… 我不同意老赵的观点,我也不完全认同老赵对记者的评论。我相信有无数记者像我想象中一样,能够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敢于拿起手中的笔无惧无畏地挑战邪恶势力,挑战一切的不法不义,一切的不和谐现象…… 六月十七日星期日晴 午饭:米饭、紫色包菜烧猪rou晚饭:馒头、西红柿鸡蛋汤 已经过去快两天的事情了,可是它一直让我难以忘记。前天下午四十多岁的刘永平问我:“王儒伟,你的信给你了吗?” 我:“给了。唉!你怎么知道我来信了?是在办公室看到的?” 刘永平:“实话告诉你吧,关于你的事情,我没有不知道的。你的一举一动,我都能从一个人那里得知。” 我:“你是说有一个人在监视我?” 刘:“实不相瞒,是的。” 这时,吴对我说:“我告诉你吧王儒伟,05年年底你被送到高危组以后,夏主任就暗中安排人密切监视你。” 刘对我说:“唉!这就是监狱啊!” 听了他的话我苦笑起来,监狱不为我做有效治疗,怕我因痛苦难忍自杀,把我放在日夜有人监控的监房里被人监视,我早已习惯而不在意了。但近几个月,从表面上看,监控犯白天已经不约束我的自由。我虽然没有忘记我是被监控人,但我没有想到关于我的情况有的人知道的比我还多。这让我确定了那双常常有意看着我的眼睛。不是我的错觉,而是真正奉命关注我的眼睛。我估计那双眼睛是监狱医院和监区的第三只眼睛,是为我而生的。对这双眼睛,我从来都是泰然自若,不在它面前用心去表现什么。 如果这是事实,我会很伤心,因为监狱医院不该这样做。对一个因病痛难忍的病人,应该及时治疗,切实解除病痛,不该只是口里答应手术治疗,却拖延了近一年仍不给我手术治疗。他们应该切实解除我的病痛,不该只是让一只眼睛盯着我。真希望这不是事实,真希望这是我的错觉。可叹、可悲、可恶的是有些话、有些眼神是真实的。 窗外有十几个建筑工人在砌狱墙,其中有六位年龄在六十岁以上,不但年老,而且干的都是力气活不是技术工种。 看着他们,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六十多岁的人了,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怎么会干这又脏又累的活啊!?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和我的大爷。爸爸今年也六十岁了,身体瘦小,可他因早该成家立业的两个儿子犯罪坐牢导致的家庭贫困,而和mama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凌晨两点多钟就起床和mama炸油条。早上五点钟左右才能炸完。炸完就和mama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高声叫卖着,有时候卖到十点钟左右还没有卖完,这种情况下,就要到别的村庄去卖。有时候要卖到中午,实在卖不了了才回家吃早饭。 吃过早饭,喂完一百多只兔子,接着就打扫兔舍、猪圈,然后去放羊。放羊回来以后,接着喂兔子、喂猪……吃过晚饭,就和第二天扎油条的面,这种面要用拳头捣很长时间才能和好。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爸妈只能休息五个小时左右。长年累月地熬夜炸油条,白天不停地奔波劳苦。帮忙还种了十亩多地。我真担心二老的身体虚弱多病,而那一天他们的儿子还在仍在狱中服刑,不能照顾他们。 我的大爷只有两个亲生女儿,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入狱前,他和大娘一直把我当做自己的儿子。他们把晚年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也曾经暗下决心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