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4.挨揍的弘治皇帝 (第1/1页)
对两个皇子交代完毕后,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转身也和马氏一同准备起了穿越的事项。 这一声长叹,既是因为看完明朝历史之后,对于后世子孙的不满,同时也是在感叹着文人们早已丢失的风骨,气节。 朱元璋小时候穷,穷到家里的亲戚全都饿死。可穷虽然穷,朱元璋最初的时候却对文人很是敬重。 这得益于宋朝的重文轻武,使得到了元末,人们都觉得读书人高人一等。 后来朱元璋造反,开始发达之后,他便时常邀请一些文人,还有帐下的幕僚教自己读书写字。 虽然称帝之后,朱元璋也杀了不少文人,对文人的气节大失所望。 但那些都是贪官污吏,他任然觉得文官有着可取之处。 不然单靠武将,他也不可能称帝。 直至买下这本明史之后,朱元璋这才明白,拥有气节、风骨的文人,只是小数。 其它的全都是满眼利益,胆小如鼠的渣滓。 买下明史之后,朱元璋的脑海里突然多了一段有关于这本明史,还有上下五千年来对于史官们的描述。 实际上,一个朝代的历史,往往是由继任的朝代编写统合的。 就好比宋史被元朝编写,元朝历史被明朝编写,明朝历史被清朝编写。 而编写历史的人们,便是史官。 由上一朝代的史官记载下大概,之后再由下一朝代的史官来编写统合。 在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的史官们是最有气节的。 春秋末,齐国崔杼弑君,为了掩人耳目,崔杼便找来史官,拔剑要史官篡改历史,改成‘国君病死’。 但史官不但没有听从崔杼的话,反而直接记载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大字。 崔杼大怒,接连杀了三名史官,但史官依旧如此记载。 最终,崔杼只能无奈放弃。 后到了汉朝,史官所记载的历史便有些偏了,开始带着个人情绪了。 首当其中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司马迁,虽然编写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sao’的《史记》,但仔细查探便不难发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确实带着个人情绪。 后到了隋末唐初,史官们便已经失去了风骨了。 李世明便是历史造假第一人。 但那时候的其他文人,文官们还是有着风骨和气节的。 那时候的文官甚至能当武官用,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理国家。 有着功名的文人们皆佩戴着君子剑,成为一种风尚,诗仙李白还是剑侠呢! 到了宋代文官们便更没风骨气节了,宋太祖得国不正,欺负孤儿寡母。 为了洗白自己,宋太祖不得不篡改历史。 而到了元朝也是如此,到了明朝也是如此。 而文官就更不堪了! 宋朝后,文官开始做大,排挤武官。 虽然最后宋朝灭亡时来了个十万学子齐齐跳海殉国,为宋朝的读书人争取到了一些脸面。 但打了胜仗还要赔钱这个cao作…除了某个姓叶赫那拉的老妖婆,也就宋朝的文官做的出来了。 元朝虽然短暂,但元朝初年孔家称呼忽必烈为儒学大宗师的cao作也是闪瞎人的眼球。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就是个被文官玩没的朝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个朝代编写上一朝代的历史,大部分都只用了五十年,尚可观看。 可清朝编写明朝的历史,却足足用了近乎二百年!! 这还能看个啥? (这也是为啥现在人们查找明朝历史,不看清朝编写的《明史》反而看《明实录》的原因。不过明实录也有着很明显的篡改的痕迹。) 但得益于网吧的特殊性,朱元璋所购买的这本明史就没有篡改的问题了。 只是看完这本明史,朱元璋便彻底对读书人失望了。 丫的个呸,整个明朝历史说白了就是一部读书人的翻身史,一部结党营私碾压皇权的历史,一部读书人如何坑掉整个国家的历史。 可偏偏,一个国家少了这些文官还不行。 “穿越符,启动。” 随着朱元璋的叫喊声响起,四人手上握着的穿越符忽然散发出了淡淡的光亮。 后只见空间一阵扭曲,四人随之化作流光消失在了房间中。 …… 败家子世界。 弘治皇帝现在的心情十分的不好,甚至觉得自己在群臣面前丢尽了脸面。 最初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女婿,方继藩写了一本书。 自己的女婿徒子徒孙众多,桃李满天下,在自己眼中,他就是绝世贤臣。 就在几天前,自家女婿忽然说他想要编写一本书,公示人阅览。 满朝的文官和自己都很期待,都想知道他会编写出什么佳作。 是如《诗经》一般华丽,还是如《论语》一般的深奥。 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编写了一本教人养猪,种菜的《百科全书》。 且书里面的书写方式,竟然还不是专门用于书写的‘文言文’,而是大白话。 今日上朝,满朝的文官都在说自己的女婿的齐国公封号应该读作‘养猪公’才对。 可不曾想,就在女婿承受着骂名的时候。太祖皇帝朱元璋直接从天而降,把自己从龙椅上拖下来按在地上打了一顿。 硬生生把自己打到右手骨折,左眼淤青。 弘治被揍时,满朝文武虽然想上前救驾,但却又被朱元璋带来的朱标和朱棣身上的杀气被逼了回去。 身为弘治皇帝女婿的方继藩和太子朱厚照都去过网吧,见过朱元璋,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揍完弘治皇帝后,朱元璋又转身杀入了文官中,把刚刚嘲讽齐国公的文官也打成了骨折。 “太簇…太祖皇帝,孙儿做错什么了,为何揍我?” 待朱元璋发泄完,弘治皇帝这才恍恍惚惚的回过神,问道。 而此时,身为太子和弘治皇帝女婿的方继藩正在向群臣解释着朱元璋的来历。 得知朱元璋的身份,又听到弘治皇帝对朱元璋的称呼,群臣纷纷吓了一跳,后便觉得眼前一黑。 太祖复活了!难道今后他们就要活得像太祖时期的文武大臣们一样,上朝的时候家中自备棺材,提前准备好遗嘱以防不测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