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六章:形象代言 (第2/2页)
体育主任楼大鹏先生、国家队资深教练袁伟民先生。” 霍老将周围的几位中年人介绍了一遍。 陈卓一听他们的头衔立刻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也微笑着和众人一一握手。 经过霍老介绍,陈卓对事情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1993年京城申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宣布最终结果时,大家都以为胜券在握,怎知结果一公布,主办城市却是悉尼,众人一下子都呆了。看着人家开香槟庆祝,京城申奥小组成员在一旁抱头痛哭。 1998年,京城申奥小组再次出征,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 在这两次申奥活动中,霍老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霍老的名字虽然没有列入申奥委员会的名单中,却是申办奥运会最得力的幕后活动家。也是最大的一股私人资金支持者,单人投入资金超过2亿港币。 那段时间,霍老向不少国际奥委会执委游说,劝说他们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事实上,他还参与了申办奥运的策划工作和推广工作。 他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是多年的老朋友,曾经在香港私邸宴请过萨马兰奇。第一次申奥申时,他充分发挥他的影响力,多次向萨马兰奇进行游说。那时,萨马兰奇正好在瑞典洛桑筹办奥林匹克博物馆,霍老立刻出资100万美元表示支持。 后来,奥林匹克博物馆在洛桑落成,馆中央有一座大理石墙,墙上每块大理石都刻有捐款超过100万美元的捐款者的名字。别的大理石上刻的都是各大公司的名字,只有居中的一块大理石刻着唯一捐款的奥委会——中国奥委会,而实际捐资人霍老却选择了隐藏姓名。 除了国际游说和财力支持外,霍老还积极为北京造势。1993年9月16日,霍老还以中华代表团顾问的身份前往摩洛哥蒙地卡罗,为京城申奥作最后的努力。 本来他对申奥都很乐观,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这次失败对霍老的打击非常大,有人甚至担心他会因此自杀。 时隔六年,申奥小组再次出击,又邀请老爷子出山。霍老年岁已高,虽然答应了出山,但已经有些有心无力了。 所以,他向申奥小组推荐了陈卓。 “我已经老了,有些事很难再发挥作用。但是阿卓你还年轻,而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丝毫不在我之下。希望你能够帮我们一把。” 霍老情真意切的说道。 “是啊,陈先生,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能在国际上代表中华的名片型人物。而你正是最佳人选。” 申奥小组组长刘旗先生说道。 “我可以吗?我其实算不上体育界人士吧?” 陈卓有些犹豫道。 “怎么不算?陈先生的天下一武道会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体育竞技项目。而我们如果申奥成功,一定会将武术列入到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去!陈先生,你正是中国体育界最好的代表啊。” 体育主任楼大鹏先生赶紧解释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以答应。具体的工作我无暇顾及,但在资金捐助、重要人物游说方面,我还有点心得,需要的话,尽管给我打电话。” 陈卓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能够为申奥做出一点贡献也不错。 “同时,我们希望陈卓先生能够作为我们申奥的形象代言人。” 总体部部长孙大光先生建议道。上届申奥他就是骨干成员,明白一个世界名人对申奥的影响,就像是做广告一样,一个知名度高的明星,加成是非常大的。 这次申奥,他们请到了四次奥运会乒乓球冠军邓亚平和两届奥运会射击冠军杨凌作为代言人。但是在知名度上,邓亚平和杨凌远远比不上世界著名的功夫巨星、无敌拳皇陈卓。 如果能请到陈卓作为申奥的代言人,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没问题。” 陈卓微笑着答应了下来,原本的历史上,即便没有自己,京城也申奥成功了,现在加上自己,将会更加顺利。 “太好了,谢谢你,陈卓先生。” 刘旗等人激动的过来和陈卓握手。 霍老也旁边也欣慰的点了点头。中华民族遇到困难时,总有些人挺身而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